想想當時國內亟須西學人才,每年每省送出去多則四十人,少則十人,難怪地方教育預算處處吃緊。于是有出使比利時的大臣楊兆鋆奏稱,比利時“學制大備”,尤其路礦制造,為其所長,更關鍵的是學費住宿都比較便宜。楊兆鋆說,留學比利時,一年只需要“一千六百佛郎”,比起其他國家來,只有三分之一的費用,與其在法德美俄培養(yǎng)一個人,為什么不在比利時培養(yǎng)三個人呢?這個奏折,打動了朝廷與許多封疆大吏。此后,清政府調整了官派留學的政策,派往比利時的居多。以兩湖為例,端方于1903、1904兩年間派出的留學生,美國11人,德國24人,俄國4人,法國11人,比利時則達到了48人。
留日學費一年十七兩銀
上面說的官費留學。一些沒被官派留學選上的,就選擇私人自費留學,而自費留學,還是去日本的多——便宜才是王道。以日本當時最著名的私立大學早稻田大學為例,1905年的《日本早稻田大學中國留學生章程》記載,專為中國人設的“清國留學生部”預科學費為每年日銀三十六元,本科學費是日銀四十八元,如果繼續(xù)上“大學高等預科”和“大學部”,清朝留學生與日本學生繳同樣學費,各分三期,高等預科總計日銀三十七元五,大學部日銀三十三元。
當時,日銀兩元相當于華銀一元,即七錢白銀。也就是說,早稻田大學高等預科的學費,最貴也不過每年十七兩銀子!比起歐美留學的每個月學費二十兩,你會選擇哪個?
更重要的是,日本留學生又不見得不吃香。按照張之洞1903年制定的學務章程,公派出國的留學生,學成歸國考試合格,分別授予進士與舉人資格。1905年6月,朝廷舉行第一次歸國留學生考試,由清朝學務處主持(當時因為還沒有歐美留學生回國,參考的十四人全是留日的)??季矸譃閲H公法、法律訴訟、商業(yè)財政、機械學、化學五類,可見當時培養(yǎng)留學生的主攻方向。
題目出得不算深,如“商業(yè)財政類”考的三道題目是: 一、銀行為一國財政之樞紐,其種類功用若何,試詳論之。二、各國財政皆以發(fā)行公債為政策,試詳列其種類并言其利。三、國稅與地方稅異同論。
科學類更簡單些,估計考官自己也不太懂,如“化學”三題為:一、化學關于國之富強論;二、石油生成之理說;三、安全火柴之前途及其制造法。
接下來還有“殿試”,考的是留學生們的“國學”,這才是讓當時留學生頭疼的內容:一、楚莊王日訓國人申儆軍實論;二、漢武帝詔舉茂才異等可為將相及使絕國者論。——如果考留學生一直這樣考下去,很多人會替那些十四五歲就跑去歐洲呆上六七年的小留學生捏把汗。好在考試不過是走個過場,授職與考試成績并不掛鉤,而且,這個考試不限于公派留學生,自費生也可以參加。例如,陸宗輿(1913年至1916年擔任駐日公使,五四運動中,他與曹汝霖、章宗祥一起被稱為“賣國賊”)當時就是早稻田大學政科自費生。他考了一等第二名,被給予舉人出身。 自1905年起,考試、任用留學生形成慣例,直到1911年,六年內,考了七次。其中參加考試的歐美留學生共136人,而留日學生達1252人。
不過,端方似乎沒有說錯,那些留學歐美的學生,考試成績確實名列前茅??上У氖?,留學歐美的學子剛剛返回國內,端方便殞命于四川資州,而且“用人單位”清朝政府也去日無多了。
補白
清末民初的女留學生
隨著清末民初留學熱潮的涌現,一些年輕女性也投身這股熱潮中,因為經費以及語言的諸多因素,留日女學生在規(guī)模和數量上也大大強于留美女學生。
留日女學生最初是“伴讀”
最初留學日本的女子,都是以“伴讀”的身份出現——被封建禮教束縛了幾千年的年輕女性隨父兄、丈夫離家東渡,來到日本。她們并無明清的留學目的,隨著父兄、丈夫學成,便一同歸國。
不過,此后到日本的中國女學生數量越來越多,這也引起了日本有關人士的注意,1899年建校的實踐女學校校長下田歌子,熱衷于中國留學生教育,當時的中國女留學生大都就讀于實踐女校。1904年,秋瑾賣掉嫁妝湊足學費,只身赴日,便就讀于實踐女校。如今,該校還保存有秋瑾手抄的詩集《白香詞譜》。
上述都是自費留學,若論政府選派官費的留日女學生,最早是在1905年。當年湖南省派女生20名赴日本,同年奉天省特派熊希齡去日本考察教育時,與實踐女學校長下田歌子約定,自1905年起奉天省每年派女生15名至該校習師范。
官費女子留學的派遣,使得清末女子留學發(fā)展到新的階段,1907年,僅東京一地就有中國女留學生近百名,1908年,留日女士總數為126名,1909年,更是達到了149名。
自費留美女學生多是富裕之家
與留學日本熱潮相對應,女子留學歐美也開始零星發(fā)展起來。進入二十世紀后,留美的女性人數才逐漸多起來。1903年,梁啟超游學美國時提到,50名中國留學生中有3名是女生,其中就有康有為的次女康同壁??低谙群筮M入哈佛大學及加林福大學學習。宋氏三姐妹中最早去美國留學的宋藹齡,她于1904年5月乘“高麗”號輪船離滬赴美,到美國威斯里安女子學院留學。
此時自費留美的女子大多出身官紳富豪或者買辦家庭,她們大多出國前就已畢業(yè)于教會學?;蛐率綄W堂,受過正規(guī)的初等教育。
1907年,江蘇省招考了3名留洋的女學生,到美國威斯里安女子學院學習,此為官費女生留學西洋之始。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