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前,殘歷碑在瑟瑟秋風中無聲矗立。碑上無數(shù)的彈孔記錄了戰(zhàn)爭的殘酷,隱約可見的人骨控訴著法西斯的暴行,而那最為醒目的數(shù)字“18”,提醒著世人——1931年9月的這一天,因恥辱計入中國歷史,因罪惡載入世界年歷。
對于今天的廣大老百姓而言,85年前的這一天發(fā)生的戰(zhàn)爭,槍聲早已銷聲,尸骨早已匿跡,祖輩傳下來的日歷也早已泛黃褪色。工作家庭的忙碌,使得大家無暇顧及早已遠去的鼓角爭鳴;和平穩(wěn)定的生活,也讓人們不愿憶起鮮血淋漓的刀光劍影。我們真的想在沉默中忘掉歷史的一切么?!
不能!不能??!
千古中華,八荒沃土,五千年文明接力,離不開華夏兒女的錚錚鐵骨!漫漫歷史長河中,奮起御辱的壯舉不勝枚數(shù),多少英雄壯舉,捍衛(wèi)了民族利益,也實現(xiàn)了一次又一次的四海升平。
前事難忘。近代始于1840年夢魘般的100多年屈辱,正是當權者不思進取、腐敗無能、步步退縮種下的惡果,中華民族一步步滑向黑暗的深淵。歷史清晰地印刻著,85年前的今天,“柳條湖事件”將日本法西斯的丑惡嘴臉暴露殆盡,手無寸鐵的東北老百姓,慘死在日軍的刺刀下。從那天起,在短短不到四個月的時間里,128萬平方公里的東北全部淪陷,3000多萬父老鄉(xiāng)親慘遭奴役。松花江水在嗚咽,長白山風在怒吼!也是從這一天開始,中國人民保家衛(wèi)國抗擊日本軍國主義,開啟了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東方戰(zhàn)場的序幕。皚皚白雪中,高高密林里,到處都是東北抗日聯(lián)軍戰(zhàn)斗的身影,其中涌現(xiàn)出的楊靖宇、趙尚志、周保中、趙一曼等等民族英雄,這是最壯美的記憶,成為今天我們?yōu)閭ゴ髩粝腠频Z前行的重要力量源泉。
戰(zhàn)爭的硝煙早已隨著時間消散,血與火的抗爭也在歷史長河中淡去。85年后的今天,回望這場慘絕人寰的戰(zhàn)爭的人們很難身臨其境地感受戰(zhàn)爭的殘酷、生命的無助。但正如習近平同志指出的:“歷史會逐漸久遠,但歷史的啟迪和教訓,不管承不承認,永遠在那兒。”九一八事變,這場國人慘遭生命傷害的疼痛,不能被淡忘,也不能被淡化,更不能被淡漠。然而,淡忘無處不在,今天的民眾對歷史的疏離讓人憂心,普通大眾少有人去關注歷史真相,他們的目標是“活好當下”;一些別有用心者企圖歪曲歷史,試圖為日寇當年侵略東北涂脂抹粉,妄圖淡化那段血與火的記憶,成為新時代的漢奸;更讓人焦慮的是,一些新生代對百年中國屈辱歷史的淡漠,“九一八”等等國殤族難在他們的腦海里無跡可尋……一位有志之士說得好:“我們不僅要回望歷史的煙塵,更要打撈一個民族的滄桑記憶,以為后來者走向未來。”的確,如果我們能通過一個個紀念日,讓國人銘記下一個個“節(jié)點性”的歷史時刻,無疑是一種積極的努力。
告慰歷史最好的辦法是不忘歷史、繼續(xù)前進。今天的中華民族,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正闊步行進在筑夢中國的復興征程上。復興注定不會一路坦途,復興必定會觸及一些國家和利益人群的痛點,復興必須有斗爭。這斗爭,不輕易真刀真槍,陷人民于戰(zhàn)爭水火;這斗爭,也不是紙上談兵,隨口說說隨風而去,而是迫切需要我們在紛繁復雜的信息來源面前,廓清歷史迷霧,認清歷史真相,為正義和真理鼓與呼。
也許有人說,“這是政府的事,我一普通老百姓能做什么?”時下,一些不負責任的學者或許為了出名而標新立異,拋出“日本正在復活軍國主義是個偽命題”、對日本軍事化“不必草木皆兵”、“中日關系惡性互動中國也有責任”等不負責任的觀點,他們頂著國家給予的頭銜,很容易誤導群眾。我們能否正確判斷時勢,站穩(wěn)民族立場,對這些粉飾軍國主義的言論,做到不信不傳不圍觀,正是力所能及之事;對歷史感興趣的人們,請盡量從正式和官方渠道獲取信息,不被野史杜撰類蠱惑蒙蔽,更不能助其力妖言惑眾;有正義感的斗士,盡己之力與鼓吹日本軍國主義、粉飾法西斯行徑的言行作斗爭,旗幟鮮明高舉和平大旗——所有這些,都是對歷史最好的紀念。
恩格斯說:“沒有哪一次巨大的歷史災難,不是以歷史的進步為補償。”中國也有句古話:國難興邦。作為普通大眾的一員,如果可以,我更希望歷史在和平中前行,日歷上不再有彈孔和血跡,人們可以自然終老,享受生命的美好。正是懷著如此愿望,我們更應該在今天這個節(jié)點性的歷史事件紀念日里,當防空警報響徹天空時,停下腳步,放下忙碌,一同紀念“不能忘卻的紀念”,悼念在那場戰(zhàn)爭中被剝奪生命的無辜亡靈,懷念那些為民族舍生取義的英魂忠烈,從中汲取繼續(xù)前行的勇氣和力量。為了國家強盛、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我們只有積極備戰(zhàn),才能保和平,中華民族必將為世界和平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作者單位:解放軍報社理論部)
(轉載請注明來源:宣講家網站71.cn,違者必究。)
宣講家網評論,受到各界的廣泛關注,歡迎有識之士投稿或提出寶貴意見建議!
稿件一經采用,必付稿酬。謝謝!
宣講家網評論征稿郵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流群:531249826。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