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史學研究必須堅持唯物史觀的指導
當前,馬克思主義被“邊緣化、空泛化、標簽化”,“失語”“失蹤”“失聲”的情況在史學界也存在。史學界必須以總書記講話精神為指引,發(fā)揮史學研究在鞏固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tài)陣地中的堡壘作用。
首先,史學工作者必須認識到堅持唯物史觀的指導是中國史學發(fā)展的必然。總書記在講話中強調:“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是當代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區(qū)別于其他哲學社會科學的根本標志,必須旗幟鮮明加以堅持。”當代中國史學研究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歷史實際相結合的產物,它不僅改變了傳統(tǒng)史學的指導思想、研究范式、話語體系,科學闡釋了中華民族前進發(fā)展的道路與規(guī)律,更在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國家富強的過程中提供了強大的歷史支撐。史學研究如果不“失去靈魂、迷失方向”,就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
其次,史學工作者必須認真全面學習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基本理論,做到真懂、真信。總書記講話中指出:“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首先要解決真懂真信的問題。哲學社會科學發(fā)展狀況與其研究者堅持什么樣的世界觀、方法論緊密相關。人們必須有了正確的世界觀、方法論,才能更好觀察和解釋自然界、人類社會、人類思維各種現象,揭示蘊含在其中的規(guī)律。”當前,史學研究中碎片化傾向依然普遍,從具體問題出發(fā)多,理論關照少;就事論事多,探討規(guī)律少;標簽、淡化、邊緣甚至否定、歪曲馬克思主義的傾向仍然存在,這就要求史學工作者必須認真研讀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以嚴謹求實、冷靜鉆研的態(tài)度來堅持馬克思主義,而不是一知半解,淺嘗輒止。只有真學、真懂、真信、真用馬克思主義,才能掌握真諦,融會貫通,從真正意義上發(fā)揮馬克思主義史學的科學價值。
再次,史學工作者必須解決好史學研究為什么人的問題??倳浿v話中指出:“為什么人的問題是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根本性、原則性問題。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為誰著書、為誰立說,是為少數人服務還是為絕大多數人服務,是必須搞清楚的問題。”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是唯物史觀一條最基本原理。只有唯物史觀指導下的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才真正關注到人民群眾在歷史創(chuàng)造中的作用,真正做到為人民大眾服務。堅持唯物史觀與堅持為人民研究歷史是高度統(tǒng)一的。因此,史學工作者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研究導向”,樹立為人民研究歷史的價值觀。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