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的唐寧街10號主人換成了特雷莎·梅,卡梅倫首相已經成為了歷史。
出生于1966年10月的卡梅倫,擔任英國首相6年間,雖然也有一些諸如促進對華出口翻番、在西方主要發(fā)達經濟體中率先宣布加入亞投行等執(zhí)政亮點,但更讓世界記住他的卻集中在其首相生活終結之時。事情雖然過去了倆月,但卻讓人記憶猶新:一是促進英國脫歐公投,敢做敢當,坦然面對公投結果,毅然引咎辭職。二是離開首相府時,脫下西裝,特意換上一件灰色T恤,與職員們一起把自己私人的東西清理、打捆、裝箱,然后裝入汽車。一張卡梅倫親自抱大紙箱走出首相府的照片,被刊登在世界許多主流媒體上,包括一些中文主流媒體的重要位置。
如果說毅然引咎辭職、兌現承諾,反映了卡梅倫的不戀棧、敢于擔當姿態(tài)的話,那么,親自抱大紙箱走出首相府,則反映了一個大國領導人的為官形象。與我們屢見不鮮的某些官員相比較,甚至比卡梅倫官階低若干、官位并不顯赫的廳長、縣長、局長相對照,令人敬意頓生。烙印深刻的起碼有三點:
其一,親力親為。如果卡梅倫平時傘有人打,包有人提,杯子有人拿,上車門有人開,開會作報告,講稿都有專人負責寫,甚至連一個簡單的主持詞都要有稿念。讓他親自抱大箱出首相府,就絕不會那般自如。況且,在新首相尚沒有入住唐寧街10號之前,卡梅倫當然還是首相府的頭號人物,人沒有走茶也沒有涼,即使他已宣布辭職,作為前首相,仍是屈指可數的政壇元老,名分還在,余威還在,人脈還在,如果非其本愿,絕不會親自抱紙箱送上汽車。
其二,平易近人。作為實際掌握著大英帝國的首相,在一些小國之君那里,那簡直是沖天的牛氣、爆棚的霸氣,頤指氣使那叫“有派”,動輒雷霆怒那叫“有威”,下屬唯有事事看眼色小心伺候,稍有怠慢就有可能炒你的魷魚讓你滾蛋。且不說親自動手收拾東西這類小事情會自我感覺掉價,就是在下屬心目中也會過意不去,接下來應然的便是代干、包干,斷然不會有親自抱大紙箱走出首相府的“糗事”。
其三,公私分明。或許有人會認為箱子里可能有什么貴重物品,所以卡梅倫只有親自抱著才放心。其實,細想一下,這一點根本不能成立。道理很簡單,既然是貴重物品,就會放在帶密碼的箱子里,怎么會放在一個破紙箱里呢?另外,既然是貴重物品,從安全角度講,就應該以隱蔽的方式拿走,怎么會當著大庭廣眾的面呢?據說,卡梅倫每天送孩子到幼兒園,都是自己親自騎自行車,從不動用公車,也不動用保鏢和其他公職人員。正因為平日里習慣成自然,才有了親自抱紙箱裝汽車那般坦然。
坦蕩,坦然,親和;不惰,不傲,不貪。這就是卡梅倫親自抱大紙箱走出首相府所折射出來的。
其實,像卡梅倫親自抱紙箱走出首相府這種事,在不少國家領導人中司空見慣,算不得什么新聞。例如,美國前總統(tǒng)老布什住在德州休斯頓,他常常親自出門到超市買菜。作為前總統(tǒng),安全仍由國家負責,身邊總有幾位保鏢跟隨,但有意思的是,老布什總是購物完畢后自己提著菜上車回家,并沒有哪個保鏢替前總統(tǒng)提著菜籃子——盡管前總統(tǒng)早已過了古稀之年。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退休后,住在九州一個海濱城市,年近9旬的老人每天騎自行車出去買菜,家里沒有警衛(wèi),沒有秘書,也沒有傭人,只有和他一樣年近9旬的妻子,平靜的和城市平民一般無二。這真讓我們許多人對比起來感覺汗顏。因為,在我們這兒,一些領導人的秘書、司機職責之一,或者準確地說,工作習慣之一就是幫領導領藥、購物、打傘、提包、辦報銷手續(xù),甚至為領導人接送上學的小孩……
于是,為官多年自認不懶不傲并算得上頗低調的筆者,不由得暗叫一聲“慚愧”!繼而,情不自禁地拍案叫一聲“好”!
鄙人從來不相信外國的月亮會比中國的圓,對那些戴著有色眼鏡拿著放大鏡以專找母國問題為能的“大嘴巴”、“大灰狼”,歷來恨不得唾吐其面以示薄懲。然而,對世界優(yōu)秀的文化遺產,包括國外一些先進的管理經驗、強烈的環(huán)境保護意識、按規(guī)則辦事的法規(guī)意識等等,也歷來主張實事求是虛懷以學,絕不贊成目光如豆、固步自封。蓋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力,自勝者難。”一個人無自知之明、頑固不化,最終不會有大出息;一個民族不知學習他人長處,最終不會有大進步。正是從這個意義上,卡梅倫親自抱紙箱走出首相府,給我們許多官員尤其領導干部塑造什么樣的官樣子,上了生動而深刻的一課。像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老一輩革命家,像焦裕祿、孔繁森、楊善洲等領導干部都是我們永遠學習的榜樣啊……
(作者于永軍:原濟南軍區(qū)司令部直屬工作部副部長、陸軍大校、教授)
(轉載請注明來源:宣講家網站71.cn,違者必究。)
宣講家網評論,受到各界的廣泛關注,歡迎有識之士投稿或提出寶貴意見建議!
稿件一經采用,必付稿酬。謝謝!
宣講家網評論征稿郵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流群:531249826。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