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照抄照搬他國的政治制度
主持人:“物之不齊,物之情也。”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政治模式。一個國家實行什么樣的政治制度、走什么樣的政治發(fā)展道路,必須與這個國家的國情和性質相適應。習近平同志強調:“照抄照搬他國的政治制度行不通,會水土不服,會畫虎不成反類犬,甚至會把國家前途命運葬送掉。”為什么西方民主模式不適合中國?中國怎樣走出與西方不同的民主政治發(fā)展道路?
蘇長和:中國能夠走出與西方不同的民主政治道路,首先得益于馬克思主義政治學思想理論以及中國傳統國家治理思想理論這兩種資源。將這些政治思想理論資源轉化為自己的價值觀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能夠使我們在民主政治建設過程中始終保持對西方民主政治的清醒認識和深刻批判,增強對西方民主政治的免疫能力,堅定走自己民主政治發(fā)展道路的信心和信念。至于西方模式的民主,它實際上是從很小的地方發(fā)展起來的,有地方局限性,并不具有普遍意義。近代中國的政治試驗以及當今世界其他國家的政治試驗,都證明了這一點。這已愈來愈成為國際學界的共識。例如,從運行上講,西方民主政治建立在對抗和制衡基礎上,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則建立在合作和協商基礎上。如果硬是把從對抗和制衡原理派生而出的多黨制、權力分割、利益集團博弈等理論和制度套搬到中國,理論上解釋不了中國民主政治,實踐上還會破壞中國民主政治的根基。人們沒有任何理由去選擇一個外來的會折騰自己的制度,人們有足夠多的理由不斷發(fā)展和完善自己選擇的制度。
梅榮政:應該說,從新中國成立、人民民主制度確立,中國就走上了與西方不同的民主政治發(fā)展道路。西方民主模式作為民主政治制度在西方國家實現的具體歷史形態(tài),反映的是西方國家根本的經濟政治制度,它完全不適合中國。歷史和現實充分證明,人民民主制度具有巨大優(yōu)越性。新中國成立后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所取得的成就以無可辯駁的事實證明,人民民主制度能夠適應我國的國情和性質,能夠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能夠最大限度地保障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對這種已經使我們取得如此了不起成就的好制度,我們沒有理由不加以堅持和完善。如果搞西方的那一套三權鼎立、多黨競選,肯定會天下大亂。
朱光磊:鞋子合不合腳,自己穿了才知道。有些民主形式雖然好看,但不適合我們。中國的歷史、文化和現實條件從根本上決定了在中國只能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否則,中國社會極易出現“裂變”。正如習近平同志所指出的,“只有扎根本國土壤、汲取充沛養(yǎng)分的制度,才最可靠、也最管用。”中國對民主政治建設有自己的獨立思考。有些西方學者從他們的角度和標準出發(fā)來看待和批評中國的民主理論和實踐,這其實是不講道理的,無法得出科學結論。中國有能力在民主實踐和民主理論方面作出自己的選擇、發(fā)出自己的聲音。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