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弘揚長征精神
“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征路”
80年前的紅軍長征勝利開創(chuàng)了中國革命的新局面,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壯舉。80年后的今天,立于時代潮頭,人民軍隊面臨著嶄新的挑戰(zhàn)。雖沒有硝煙彌漫,但仍要面對“雄關漫道真如鐵”的關隘,在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激流險灘”中邁向一段新的征程。
“我們這一代人要走好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征路! ”習近平7月18日考察寧夏,首站來到將臺堡,重溫那段光輝歲月,諄諄告誡全黨和全國人民要緬懷先烈、不忘初心,在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偉大進程中,接過歷史接力棒、走好新的長征。
多次前往長征沿線革命老區(qū),或紀念先烈或慰問群眾,習近平的“長征情結”可見一斑。記者梳理發(fā)現(xiàn),僅寧夏的長征紀念地,他就去過兩次。紅軍長征主要經(jīng)過的12個省市自治區(qū),習近平自2008年以來全部做過考察,并多次提到長征或者紅色傳統(tǒng)。
長征綿延兩萬五千里,紅軍的腳步沿歷史的河流,蜿蜒出一個長長的破折號。1926年10月22日,九死一生的紅軍三大主力指戰(zhàn)員在固原將臺堡緊緊擁抱,他們剛剛經(jīng)歷了一場長達兩年的生命遠征。途中,紅軍突破烏江天險、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爬雪山過草地,縱橫10余省份,最后勝利到達陜甘寧地區(qū)。這在埃德加·斯諾筆下,成為“無與倫比的現(xiàn)代史詩”,鑄就了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壯舉,也為后世留下寶貴的長征精神。
堅持黨的正確領導,是長征精神的精髓所在。毛澤東同志說過,“誰使長征勝利的呢?是共產(chǎn)黨。沒有共產(chǎn)黨,這樣的長征是不可能設想的。”長征的勝利實踐證明,只有堅持黨的絕對領導,才能取得中國革命的偉大勝利。因此,弘揚長征精神,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必須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這是紅軍長征留下的重要啟示。
“使軍隊最高領導權和指揮權集中于黨中央、中央軍委”,是習近平對于軍改論述的核心理念之一。軍改以來,一系列的體制設計與制度安排都把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根本原則和制度進一步固化下來并加以完善,切實提高了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實際能力。
越是推進偉大的事業(yè),越需要統(tǒng)一思想;越是面臨艱難險阻,越需要凝聚精神力量。軍改的漫漫征程上,同樣也需要全黨全軍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tǒng)一到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近平的決策部署上來,聞令而動,聽令而行,以黨的正確領導引領改革的順利進行。
理想崇高,信念堅定是長征精神最基本的思想內(nèi)核。“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因為有了崇高的革命理想和堅定的革命信念,紅軍戰(zhàn)士才能煥發(fā)出鋼鐵般的意志,在圍追堵截、黑云壓城中走出一條勝利的道路。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站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zhàn)略高度,鮮明提出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yōu)良的人民軍隊。而堅定理想信念,是實現(xiàn)強軍目標之本。在深化軍改的重要歷史時間節(jié)點,高舉理想旗幟,堅定改革信心,繼承紅軍當年“革命理想高于天”的高尚境界,才能夠開新圖強,吹響時代的號角。
旌旗紅襯軍防綠,長征精神,綿延80載;當年風骨,世代相承。
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95周年大會的講話中,十次提及“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新時期呼喚長征精神,“萬水千山只等閑”的革命年代已遠去,長征精神卻歷久彌新。我們黨面臨的“趕考”遠未結束,軍隊深化改革之路仍然面臨艱難險阻,唯有不忘過去,接續(xù)奮斗,才能在前進路上,行穩(wěn)致遠。
回首既往,中國軍隊已是攻堅克難,屢建奇功;展望未來,中華民族蓄積的能量已久,正在爆發(fā)出來去實現(xiàn)偉大的中國夢。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