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越來越多的腐敗分子落馬,大量的懺悔書見諸媒體。每一份懺悔書,都是違紀違法者用政治生命寫成的警世教材,反映了他們走向腐化墮落的心理軌跡和思想根源。他們的沉淪是可憐、可悲的,教訓深刻,發(fā)人深省。
首先,理想信念喪失、精神缺“鈣”是黨員領導干部腐敗墮落的根源所在。有的學習沒有觸及靈魂深處,而是學給別人看,講給別人聽;有的改造主觀世界只是掛在嘴上,沒有落實到行動上;有的不信馬列信鬼神,從封建迷信中尋找精神寄托;有的一面高談理想信念,一面丟棄黨性原則,臺上臺下兩個形象,人前人后兩種表現(xiàn),當面一套、背后一套等。
其次,錯誤的權力觀是黨員領導干部人生錯位的重要原因。有的丟掉了宗旨,忘記了公仆身份,將黨和人民賦予的公權力當作了個人的搖錢樹;有的官本位思想嚴重,一旦當上官便官本位十足,把“一把手”變成“一言堂”“一霸手”;有的心態(tài)失衡,認為自己付出的多、得到的少,大搞權權交易、權錢交易、權色交易,以此來尋求內心的平衡等。
再次,政商關系是黨員領導干部始終需要經(jīng)受考驗的關口。在商人老板的“圍獵”中,有的“親而不清”、利益輸送,有的投桃報李、假公濟私,為商人老板謀取非法利益大開方便之門,也葬送了自己的“光明仕途”。
復次,家風敗壞是黨員領導干部走向違紀違法的重要原因。有的不僅自己在前臺大搞權錢交易,還縱容家屬在幕后收錢斂財;有的明里暗里為子女升官發(fā)財奔走,將自己從政積累的“人脈”和“面子”用在為子女非法牟利上,最終是害了家人也害了自己。
最后,由放任小節(jié)到大節(jié)有失是共性問題。有的讓“愛好”成了“雅腐”“雅賄”的通道,有的對小事、小節(jié)掉以輕心,沒有做到防微杜漸、潔身自好,最終小節(jié)不保失大義,把自己送上了一條不歸路。
前車之覆,后車之鑒。這些懺悔書藏著自責自恨的深深懊悔,應當成為黨員領導干部明得失、知榮辱的一面鏡子。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黨性教育要注重發(fā)揮先進典型作用,多請一些先進模范人物來現(xiàn)身說法,同時也要加強警示教育,把反面典型跌入違紀違法泥坑的教訓給大家說說透,讓大家引為鏡鑒、自覺自律。對腐敗分子而言,應自覺接受組織的幫助和教育,端正態(tài)度,痛定思痛,重新喚醒黨章意識、黨員意識,發(fā)自內心地自悔自省自新,以自己流著血和淚的懺悔警示他人。對黨員領導干部而言,懺悔書看了不能白看、聽了不能白聽,要與“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結合起來,把自己擺進去,聯(lián)系自身思想和工作實際進行對照檢查,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真正使這一黨性教育的“活教材”入腦入心,不僅能夠震撼一瞬間、激動一陣子,而且能夠銘記一輩子、影響一輩子,真正引以為戒,敬畏誓言、敬畏組織、敬畏黨紀,珍惜自己、珍惜家庭、珍惜名節(jié)。
干部犯錯誤,組織有責任。黨組織也要加強對懺悔書的剖析,從中找出規(guī)律性的東西,從而深化腐敗多發(fā)領域和環(huán)節(jié)的改革,最大限度減少體制障礙和制度漏洞。
首先,堅持依規(guī)治黨和以德治黨相統(tǒng)一,堅持高標準和守底線相結合,把全面從嚴治黨的實踐成果轉化為道德規(guī)范和紀律要求,形成科學的權力結構和運行機制,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給特權戴上“緊箍咒”。
其次,讓紀律成為管黨治黨的尺子和“帶電的高壓線”,引導黨員干部敬畏紀律、遵守紀律,自覺守住紀律底線,決不越雷池一步。
再次,克服長期以來把違紀當“小節(jié)”,黨員不違法就沒人管、不追究的慣性思維,實踐運用監(jiān)督執(zhí)紀“四種形態(tài)”,及時咬耳扯袖、紅臉出汗,做到小毛病早提醒、小缺點早批評、小錯誤早糾正、小問題早處理,避免造成“小錯不糾釀大禍”“要么是好同志、要么是階下囚”的狀況。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