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世界大國關系“兩面性”凸顯,戰(zhàn)略競爭激烈
中國、美國、英國、法國、德國、俄羅斯、印度、巴西、南非等都是世界上的大國,而現在這些大國之間是什么關系呢?我認為,現在世界大國關系的突出特點表現為“兩面性”。
一方面是臺上握手,建立合作關系。比如,我認為中國和美國兩個大國的關系在很多方面做得還是不錯的。在解決朝核問題上,朝鮮、韓國、中國、美國、俄羅斯和日本六國共同參進行會談。同時,在解決伊核、蘇丹達爾富爾和烏克蘭問題等都加強了協調。也就是說,在解決世界重大問題、核心問題時,中美兩國都在進行協作,在處理兩國關系上,也在建立中美新型大國關系——不沖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
2014年,美國總統奧巴馬訪問中國,習近平主席在中南海接待了奧巴馬。在與奧巴馬進行會晤時,習近平表示,了解中國近代以來的歷史對理解中國人民今天的理想和前進道路很重要。習近平還說,我們對主權看得更重些,原因就在于中國歷史上曾多次遭受外敵入侵。中國人民對國家主權和安全面臨的外部威脅往往最為敏感。這是中國長期面臨歷史憂患所造成的。奧巴馬表示,我們今晚的交談非常深入,進一步加深了我對中國的情況以及中國政府和領導人執(zhí)政理念的了解。我更加理解中國人民為何珍惜國家統一和穩(wěn)定。也就是說,奧巴馬對習近平提出的建立中美新型大國關系表示認可,認可中美兩國要不沖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這是第一個方面。
另一方面就是臺下踢腳。以中美關系為例。2014年2月21日,美國總統奧巴馬不顧中方強烈反對,執(zhí)意在白宮會見達賴喇嘛,縱容和支持達賴集團的反華分裂活動。不僅如此,美國還根據所謂的《與臺灣關系法》,年年向臺灣出售武器,支持臺灣獨立,妄圖分裂中國。我們看到,美國一方面對中國講是“戰(zhàn)略伙伴”,而另一方面卻在支持“藏獨”“臺獨”勢力,其圍堵中國意圖明顯。
由此可見,大國關系的“兩面性”是當今國際形勢的一個突出特點。面對這一情況,我們在處理、分析今天的國際社會問題的時候,一定要做好兩手準備,既要做好合作的準備,也要做好對抗的準備,否則,就會吃大虧,上大當。
現在,美國在全世界尤其是對中國搞策反,制造動亂的意圖非常明顯。從中國周邊安全形勢中的美國因素示意圖中可以看到:在中國東南地區(qū)的臺灣,美國不顧中國的強烈反對,依然執(zhí)行《與臺灣關系法》,年年向臺灣出售武器,支持臺灣獨立。與中國北部接壤的蒙古,只有兩個鄰國,一是俄羅斯,二是中國,但美國表示愿做它的“第三鄰國”,并給它一大筆美元。蒙古不僅欣然接受,還拿了兩個地方讓美國用?,F在,美國在蒙古搞了兩個監(jiān)控站,分別監(jiān)控中國和俄羅斯。同時,讓臺灣的技術專家參加在蒙古對中國大陸的技術偵控,并與臺灣共享情報。全世界有個規(guī)定,就是核技術、核材料不能隨便轉讓和買賣。但是,美國把核技術賣給與中國西南部相鄰的印度,支持印度研發(fā)核武器,以此來遏制中國。另外,在中國的東北部、東部、東南部,美國跟韓國、日本、菲律賓、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家都已達成軍事同盟。一言以蔽之,現在,美國通過與中國東北部、東部、東南部、南部的鄰國建立合作同盟,打造了一個半月牙似的包圍圈,意圖遏制中國。
另外,美國在太平洋上還設了封鎖中國的兩條島鏈。第一島鏈,北起日本列島、琉球群島,中接臺灣島,南至菲律賓、大巽他群島的鏈形島嶼帶。第二島鏈,北起日本的南方群島(包括小笠原群島、硫磺列島),中接馬里亞納群島(含美國關島),南至加羅林群島。在本世紀內,中國如果不能打破美國島鏈封鎖,就進不了“深藍”,所以,中國必須努力發(fā)展海軍力量。美國的“全球鷹”可24小時監(jiān)控中國。美國的全球戰(zhàn)略中心正在向亞太轉移,由原來的中東、中亞地區(qū)轉移到亞洲臺灣地區(qū),對中國形成包圍之勢,這就是“亞太再平衡戰(zhàn)略”。
2015年3月10日,美國海軍作戰(zhàn)部長格林納特在聯邦參議院軍事委員會國防預算聽證會的書面證詞中表示,美國將把現駐亞太海域的艦艇由95艘增至115艘。而且,美國還提出,到2020年,60%的海軍艦艇將常駐太平洋區(qū)。2015年7月18日,美國新任太平洋艦隊司令斯威夫特乘P-8A“海神”反潛偵察機“親巡”南海達7小時。2015年10月27日,美軍艦DDG-82“拉森”號導彈驅逐艦闖入中國南沙海域挑釁。2016年1月30日,美國“威爾伯”號驅逐艦闖入中國西沙中建島12海里以內挑釁。美軍多次派P3C反潛機到南海監(jiān)視中國。2016年5月22日至23日,美國總統奧巴馬訪問越南,宣稱美國將全面解除對越南的武器銷售禁令,但仍將“逐筆審議”。這是美國要拉攏越南一起遏制中國。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