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講話精神,讓我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理論的先進。毛主席說過:“代表先進階級的正確思想,一旦被群眾掌握,就會變成改造社會、改造世界的物質力量。”歷史證明,沒有科學理論的武裝,就不能取得革命的最后勝利。同樣,沒有科學理論的武裝,也不能取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最后勝利。理論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堅定。我們黨順應歷史潮流、勇?lián)鷼v史重任,從根本上來說,就是因為有了科學的、先進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必須深刻地認識到,馬克思主義作為指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科學理論,它的先進性,更加深刻地體現(xiàn)在其開放發(fā)展上。正因為開放發(fā)展的特質,才使其有了與時俱進的優(yōu)勢??倳浬羁讨赋觯?ldquo;馬克思主義并沒有結束真理,而是開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聯(lián)系到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我們發(fā)現(xiàn),理論的不斷突破在永葆先進性上是何等重要。總書記指出:“實踐發(fā)展永無止境,我們認識真理、進行理論創(chuàng)新就永無止境。”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zhàn)略,正是在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化建設的最新實踐中總結提煉出來的,代表了中國共產黨人大膽探索、積極進取的理論創(chuàng)新,代表了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化、時代化的最新成果。我們要以不斷發(fā)展的21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不斷解答時代課題,不斷推動實踐發(fā)展。
學習講話精神,讓我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人民的選擇。人民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是真正的英雄。“天下大勢浩浩湯湯,順之者昌逆之者亡”。從歷史上來看,所謂“天下大勢”,無外乎人民。順應人民群眾的意志,事業(yè)就會昌盛弘揚;反之,逆著人民群眾的意志,那就是“螳臂當車”,必將被“大勢”所拋棄。民心所向,所向在黨??倳浿赋觯?ldquo;歷史和人民選擇中國共產黨領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事業(yè)是正確的,必須長期堅持、永不動搖。”我們在工作中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學會做人民群眾的小學生,真正撲下身子傾聽人民群眾的呼聲,使我們黨始終擁有不竭的力量源泉。我們要在工作中時刻堅持實現(xiàn)好、維護好、發(fā)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準。我們要在工作中充分尊重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推進改革開放和各項事業(yè)中人民群眾的共建共享,真正讓人民群眾享受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fā)展成果。
學習講話精神,讓我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自信的力量。十八大報告中提到“三個自信”,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和制度的科學性、優(yōu)越性、實踐性所形成的高度的科學認知和行為遵循,體現(xiàn)了對我國國情的深刻把握、對民族命運的理性思考、對人民福祉的責任擔當。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10年來的發(fā)展進步、偉大成就,讓我們增強了這種自信。這次總書記“七一”講話,特意在“三個自信”的基礎上,強調了“文化自信”,代表了我們黨對5000多年的文明史以及對近百年來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深層次認同。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一個政黨、一個國家,如果沒有文化自信,就不會有團結的基礎,就不會有堅定的信念,就不會有維系奮斗、維系發(fā)展的歷史情感。總書記強調:“當今世界,要說哪個政黨、哪個國家、哪個民族能夠自信的話,那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這一論斷,體現(xiàn)了我們黨對歷史、對世界、對未來的態(tài)度上的從容,以及對自身文化建設的自覺。這種從容而又自覺的自信,必將滲透于內政、外交、國防各項事業(yè)中,滲透于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tài)文明建設中,并在實踐中展示出巨大的力量。
“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95年的風風雨雨,讓我們黨越發(fā)久而彌堅,越發(fā)從容自信,越發(fā)體現(xiàn)出勃勃的生機與活力。“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為我們繪制了坐標、指明了航向。只要我們堅定信仰、不忘初心,就一定能夠乘勢而為、奮發(fā)圖強,書寫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華彩篇章。
(轉載請注明來源:宣講家網站71.cn,違者必究。)
宣講家網評論上線以來,受到各界的廣泛關注,歡迎有識之士投稿或提出寶貴意見建議!
稿件一經采用,必付稿酬。謝謝!
宣講家網評論征稿郵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流群:531249826。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