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黨規(guī)——民主集中制。
我們黨的第五個基因就是自己的黨規(guī)。黨規(guī)就是民主集中制。黨章中提到,中國共產黨是依據(jù)自己的章程,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建立起來的馬克思主義政黨。
民主集中制由列寧最早提出,概括地說,就是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相結合。我們在二大的黨章就加以明確。它的精髓就是“四個服從”,即“黨員個人服從黨的組織,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下級組織服從上級組織,全黨各個組織和全體黨員服從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和中央委員會”。這個民主集中制就成為黨章的黨規(guī),更成為中國共產黨區(qū)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
黨員個人必須服從黨的組織。每個黨員是黨的一分子,只有個人服從組織,黨才能形成統(tǒng)一的整體。否則,各行其是,黨組織就會成為一盤散沙,就沒有戰(zhàn)斗力。少數(shù)必須服從多數(shù)。黨的組織討論決定問題時,按照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的原則,及時作出決定,統(tǒng)一大家的思想和行動。少數(shù)人在自己的意見被否決之后,可以保留自己的意見,但必須執(zhí)行多數(shù)人所通過的決議,在行動上不得有任何反對的表示。下級組織必須服從上級組織。下級組織與上級組織之間,是被領導與領導的關系。黨的下級組織對于上級組織的指示、決定,必須堅決地執(zhí)行,做到令行禁止。決不允許對上級指示搞實用主義,合意的就執(zhí)行,不合意的就不執(zhí)行。全黨各個組織和全體黨員必須服從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和中央委員會。我們黨是由中央到地方到基層的各級黨組織組成的整體,黨的最高領導機關是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和它所產生的中央委員會,它是全黨利益和意志的集中代表者,又是率領全黨行動的最高司令部。全黨服從中央,黨才能履行自己的職責,維護整體的利益。因此,全體黨員和黨的各級組織都必須緊密團結在黨中央的周圍,同黨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保持高度一致。當前,全黨努力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向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看齊,向黨的方針政策看齊,呈現(xiàn)空前團結一致。
第六,風格——三大作風。
一個政黨的行事風格如何,決定其性質能否保持、使命能否遵循、綱領能否實現(xiàn)。
中國共產黨的的風格是什么?就是在實踐中形成的“三大作風”,即理論聯(lián)系實際,密切聯(lián)系群眾,批評與自我批評,這是中國共產黨長期以來積累而成的行事風格。
理論聯(lián)系實際,如前所述,就是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fā),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也就是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去分析、研究和解決中國革命的實際問題。毛澤東同志曾以“有的放矢”形象地比喻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是“靶”,“矢”是“箭”,“有的放矢”就是放箭一定要對準靶子。理論聯(lián)系實際,就是要用馬克思主義這個“矢”,去射中國革命實際這個“的”。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歷程完全印證了毛澤東所說。
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作風,就是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尊重群眾,向群眾學習,對群眾負責的作風,也就是要堅持歷史唯物主義中關于歷史是人民群眾創(chuàng)造的觀點,和辯證唯物主義中認識論關于人民群眾是認識的主體的觀點,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和群眾觀點,實行“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就是要求黨一刻也不能脫離群眾,一刻也不能放松群眾工作,要為廣大群眾求解放,謀幸福。只有堅持了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作風,黨才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才能真正實現(xiàn)共產黨對人民群眾的領導權。
批評和自我批評的作風,就是對黨內和同志之間在思想、作風、工作中存在的缺點、錯誤,真誠而又嚴肅地提出批評,幫助犯錯誤的同志提高認識,取得進步;對自身的缺點、錯誤認真地進行自我檢查,提出糾正的方法,取得深刻教訓。批評和自我批評,必須本著“團結一批評一團結”的原則,采取“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針,目的是為了團結同志,改正錯誤,取得進步。要真正堅持批評與自我批評的作風,必須做到:一是經(jīng)常開展自我批評,黨的自我批評最重要的是對自己政策失誤以及由此帶來的損失進行自我批評總結;二是鼓勵人民群眾對黨組織和黨員進行批評,使黨處于人民群眾的監(jiān)督之下;三是必須通過法規(guī)、制度來保障批評與自我批評能夠經(jīng)常進行;四是注意批評的方式方法,堅持原則,以理服人。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整風肅紀、勵精圖治,使黨的三大作風正在發(fā)揚光大,贏得了黨心、軍心、民心,獲得廣泛支持、眾方點贊。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