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再次救人:88毫升淋巴細胞 給患者第二次重生希望
2015年10月初,當李溢新再次接到廈門市紅十字會的求助電話時,心頭忍不住“咯噔”了一下:該不會是病人又出了什么事吧?只聽電話那頭說,由于原受助患者病情反復,需要他再次捐獻淋巴細胞,才能延續(xù)生命的希望。
和上一次立即答應不同,這一次,李溢新讓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給他一晚上的時間考慮,此時,他并不知道捐獻淋巴細胞意味著什么?! ?/p>
“捐獻淋巴細胞?我真沒聽說過。”事前沒有任何的了解,李溢新立馬上網搜尋相關信息。成功捐獻的例子給了李溢新信心,也讓他相信,捐獻淋巴細胞對身體并不會造成什么影響。
讓李溢新多加考慮的另一個問題是,12月正是他備考最緊張的時候,作為集美大學航海學院大四的學生,李溢新剛剛找到工作,即將被外派新加坡——為了能正式在油輪上工作,他需要報考包括三副適任證書在內的船員資格證,僅12月就有7個測評,1月還有3門科目考試。
李溢新成為中華骨髓庫造血干細胞的捐獻志愿者。圖片來源:廈門文明網
經過了一天的思考,李溢新給出了肯定的答復。“再拖下去,就怕耽擱救助患者的最佳時機。”李溢新這么解釋自己的選擇,“畢竟,我?guī)椭^他,不想看到他出事。”10月12日,李溢新做了體檢,那天剛好是他的生日。
這一次,他沒有告訴父母。“第一次他們就沒同意,這次不是怕他們反對,而是怕他們擔心。”他就這么不聲不響地完成了第二次捐獻,他的輔導員和舍友甚至一開始都不知道,他去福州做什么。
2015年12月2日上午9:30,李溢新在福建省腫瘤醫(yī)院簽署了捐獻同意書。接下來,他躺到病床上,左右手臂都插上了無菌采集管,救命的血液流向真空袋。采集出的88毫升淋巴細胞,當天下午就空運到廣州。88毫升淋巴細胞,給了那個年輕的患者第二次重生的希望。即使,他們從未見過面。
12月2日當晚,捐獻完本該好好休息,李溢新卻跑到醫(yī)院去了——他在微博上看到一個同校的學姐因白血病在福州治療,就想去看看她,給她打氣。
“沒什么大不了的,小事。”李溢新擺擺手,半天才吐出這么句話。他不善言辭,卻總是希望自己能夠多幫助一些人。他的微博個人主頁大多是轉發(fā)求助信息,而獻血冊上也已經有了3年1000多毫升的獻血記錄。
他就這么默默地做著,不聲不響。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