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家風,樹立內(nèi)心自覺
好家訓在哪里?好家風是什么?好家庭如何學?
“南通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滋養(yǎng)出教育家張謇等諸多鄉(xiāng)賢名士,形成了以《家誡》為代表的鄉(xiāng)賢家訓文化。”江蘇南通市婦聯(lián)主席錢鎖梅說,我們充分發(fā)掘張謇等鄉(xiāng)賢家訓的時代價值,提煉出“孝老愛親、崇文尚學、廉潔誠信、自強奮進、互助奉獻”的江海家庭文化新內(nèi)涵,編輯出《張謇語萃》通俗讀物,開展“學張謇精神,做張謇傳人”“重走張謇路,我為公益跑”等主題活動,江海家庭文化逐步被廣大群眾熟知和接納。
本人親自講、親朋好友講、左鄰右舍講,融入小品、寫進柳琴戲、放到情景劇……在江蘇徐州,“最美家庭講好家訓”千場巡講活動把真人、真事、真情以喜聞樂見的形式送到老百姓家門口,“孝老愛親美、家庭和睦美、愛心奉獻美、誠實守信美、自強勵志美”成為街頭巷尾的話題。江蘇徐州市委書記張國華高興地說,如今,各類巡講活動已經(jīng)開展2160場,100多萬人次參加活動,老百姓真正“看在了眼里、記在了心里”。
借助新媒體,提升影響力。在南通文明網(wǎng)、南通女性網(wǎng)、“南通婦聯(lián)”官方微信等網(wǎng)絡平臺,“最美家庭秀”“最美故事”有獎投票分享、“我愛我家”系列微信互動等活動的火熱開展,吸引了千家萬戶同傳好家訓、共育好家風。
家風是一種德行傳承,更是關系黨風、連著政風、影響民風的根本風氣。
“國以法為本,家以廉為安”“一身正氣廉政,兩袖清風持家;三生相伴無悔,四季和睦相隨”……走進龍崗國稅的廉政長廊,干部職工和家屬親自創(chuàng)作的一系列“廉潔家風”主題繪畫、攝影、書法作品讓人眼前一亮。休息時間,大家議家風、曬家訓、征格言、秀才藝、傳美德,成為一道風景。
把家風家訓作為黨風廉政建設的突破口,江蘇揚中市以干部寫家訓、議家規(guī)、曬家風為載體,在干部隊伍中開展宣傳教育;江蘇淮安市洪澤縣把家風家訓建設與“三嚴三實”專題教育相結(jié)合,納入干部培訓課程,作為干部年度“四述”重要內(nèi)容。
揚家風,凝聚向善力量
“一個最美家庭,是一個故事;十個最美家庭,是一種力量;成千上萬個最美家庭,鑄就一個城市的良好形象。”徐州“最美家庭365”受到了全社會的高度關注和積極響應,張國華表示,實踐證明,最美家庭講好家訓,是一種群眾講價值觀的好形式。
“‘最美家庭講好家訓’并不僅僅局限在巡講上。”江蘇省婦聯(lián)主席繆志紅高興地看到,巡講中既有“最美家庭”講述好家風好家訓,又有巾幗志愿者表演文藝節(jié)目,還有觀眾發(fā)表感言感悟,更有愛心人士結(jié)對幫扶“最美家庭”,送溫暖、解難題、獻愛心。“截至2015年底,全省巡講活動開展11700多場,受眾達1000多萬人次。越來越多的家庭由‘旁觀者’變成‘參與者’,越來越多的好家訓由‘抽象’化為‘具體’,形成了千萬家庭身體力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局面。”繆志紅說。
家風好,村風淳。孝悌友愛的人倫之道、誠信忠厚的處世之道、奉公守法的規(guī)勸之道……湖南省懷化市從苗鄉(xiāng)侗寨的鄉(xiāng)土傳統(tǒng)中汲取道德智慧,在1200多個村社打造出“接地氣”“服水土”的村規(guī)民約、社區(qū)公約,成為群眾自覺遵守的準繩規(guī)范。
家風正,政風清。全國許多地方都注重把握“家庭”這個道德源頭,通過家庭約束黨員、干部“8小時外”的行為,構(gòu)筑起家庭廉政防護堤壩。
“我們對擬提拔干部的家風家訓建設情況開展詢考,通過社區(qū)詢訪、群眾測評、家屬談話等方式,準確掌握干部家訓踐行情況,引導干部把家訓作為行事準則,全面提高了‘8小時外’的自律性。”黃子來說,促進干部用家訓約束言行,帶動了黨風更正、政風更清、作風更好。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