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政收到蒼蠅拍 接下來怎么辦
市民贈送的“蒼蠅拍”,既是用來拍別人的,也是希望領導干部用來拍打自己。要把電視問政與正常的監(jiān)督渠道貫通起來,把問題當成辦案線索同步啟動起來。
盡管有網(wǎng)友擔心這是不是在作秀,但我認為,能把“糗事”秀到這樣的公開監(jiān)督場面,也算勇氣大于“秀”氣。沒有這樣的現(xiàn)場秀,至少領導干部的臉不會這么紅,也不會有如坐針氈的脊梁骨寒氣。這對官員的作風轉變,無疑有積極意義。
當然,這幾年,電視問政受到一些民眾的質疑,主要還是擔心現(xiàn)場有“托兒”,有的只是看到了官員低頭接受監(jiān)督的姿態(tài),卻沒看到徹底解決問題的結果;民眾期待看到更多有火藥味的交鋒,看到舊的問題不被一次次拿到電視問政的臺面上,循環(huán)往復。
面對問題,不臉紅不行,但光臉紅、光慚愧也不行。“八項規(guī)定”出臺這么久,諸如公務員上班炒股斗地主之類的問題依然存在,表明一些地方一些部門的“蒼蠅拍”還只是在高高舉起,并沒有重重落下。因此,市民將“蒼蠅拍”送給縣委書記們,既是鞭策,也是鼓勵。
如何從一次又一次被動表態(tài)的“馬上辦”,轉變?yōu)殡娨晢栒暗?ldquo;辦完上”,這是工作的能動性問題,也是領導干部的作風問題。電視問政現(xiàn)場,對于領導干部來說,是一面鏡子,是一個澡堂,是一處診所。在入場之前,自己的鏡子有沒有照過,澡堂有沒有洗過,病情有沒有治過,都會在問政現(xiàn)場留下印記。因此,市民贈送的“蒼蠅拍”,既是用來拍別人的,也是希望領導干部用來拍打自己。既打具體責任人,又打擔負主體責任的領導干部。如果領導干部把電視問政僅僅當成一道程序,那么,臉紅與慚愧,就成了普通人之間下不了臺階的尷尬,很難形成解決問題的動力。
南寧電視問政曝出這么多問題,迸發(fā)這么大火力,表明當?shù)卦S多工作的監(jiān)管還沒到位。因此,要把電視問政與正常的監(jiān)督渠道貫通起來,把問題當成辦案線索同步啟動起來。不能全看官員的現(xiàn)場表態(tài),更需要法紀的全面介入。
電視問政現(xiàn)場的大小事,與百姓切身利益相關,與黨和政府的形象攸關,因此,“蒼蠅拍”更該當打虎棒來使。只有件件有回音,事事有交待;既辦曝光了的事,又主動辦沒被曝光的事,才能經得起民眾的拷問和民意的檢驗。
【啟示與思考】
近年來,一些地方通過電視問政等方式,倒逼地方領導相關履職意識,確實取得了不錯的效果。電視問政會讓政府官員充分意識到,自己是被監(jiān)督的對象,應該對老百姓負責。隨著反腐倡廉、作風建設的進一步深入,各地電視問政的“火藥味”越來越濃,在南寧市電視問政直播現(xiàn)場,市民當場給縣委書記們送上“蒼蠅拍”,民眾期盼“這些官員能嚴懲腐敗以正風紀”的意愿已然表達得相當明白。
市民給縣委書記送“蒼蠅拍”,就是希望能夠重視打擊蒼蠅式腐敗,遏制基層單位的腐敗行為。相比高高在上的腐敗“老虎”而言,數(shù)量眾多的腐敗“蒼蠅”雖然看似不起眼,卻直接跟民眾接觸,與百姓利益密切相關,也直接影響政府形象、敗壞社會風氣。
反腐倡廉、嚴懲腐敗是各級政府的重要職責,但一些地方往往雷聲大雨點小,使貪腐問題積重難返。事實上,一些官員缺的根本就不是“蒼蠅拍”,而是一雙瞄準“蒼蠅”的眼睛。敢不敢打“蒼蠅”,能不能打著“蒼蠅”,是對各級黨政領導干部的一大考驗。要不斷完善基層紀檢監(jiān)察部門的監(jiān)督管理模式和制度,以利于他們的職能意識最大程度的發(fā)揮,讓基層微反腐接續(xù)有力。
歡迎繼續(xù)關注經典案例。
(轉載請注明來源:宣講家網(wǎng)站71.cn,違者必究。)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