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看一看北京,北京作為金、元、明、清的都城,皇帝的陵墓全在高的地方,而且越來越高。金開始的時候還擱到房山周口店那兒,到了元找不著,元大都是淺埋形式,是另一種風俗。到了明,就擱到哪去了?擱到十三陵了昌平。到了清,覺得那地方還不行,干脆擱到遵化去。漢代,擱在他首都旁邊十幾里遠,高度是海拔四百多米。到了唐代,像武則天的陵,那海拔都到了八百多米了。在同一個地方當首都,陵是越修越高,這是講風水。
(二)西漢帝陵陵寢制度
下面我就一個一個介紹陵寢的制度。
長陵陵區(qū)平面示意圖
這是長陵,大家知道,長陵是漢高祖劉邦的陵。陵邑是陵旁邊設(shè)的城市,大家不要小看這個陵邑,當時能到陵邑這里來生活的人,是有級別限制的。就跟現(xiàn)在一樣,你到這安家落戶,你必須有多少錢的財產(chǎn),必須上交過多少稅,才能把你戶口遷到北京或者遷到上海。過去能遷到這的有規(guī)定錢多少,級別多高,是副部級還是司局級有規(guī)定的。長陵邑人口多少呢?當時的首都是24萬人,長陵邑當時17萬。
長陵里有皇帝陵和皇后陵、陵園、陵邑的墻,就跟院子一樣。圖上的黑點是什么呢?是陪葬墓。為什么陪葬他這兒呢?生前他給他當文武大臣,或者做他的將軍,死后還要在他旁邊。能進來是榮耀呀,他的子女覺得要能埋到這里來,是對他的家和對他的父輩的肯定。實際就是對他的肯定,是他的政治資本。舉個例子,現(xiàn)在單位我倒不知道,因為殯葬制度改革了,不知道這八寶山是不是隨便的擱了,反正你擱時間長也不行,就讓你把骨灰拿走了。有的人骨灰可以無限制擱,那是誰?那是領(lǐng)導人,而且那個室還不一樣,你們到清明節(jié)一去一看都知道,它里頭也分著。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