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志:部隊里還有野營野炊,所以做飯對我來說很容易。我的個人生活能力,得益于我當(dāng)過兵,而且還是在特務(wù)連當(dāng)過兵。
主持人:您從15歲走入部隊,然后到今天,那么多年了,但是,您給我的感覺還像一個年輕的小伙子一樣,尤其是您在唱歌的時候,真是應(yīng)了一首歌名叫《革命人永遠是年輕》。
程 志:確實,只要有這口氣,有這個精神,就真的永遠是年輕的。我從來也沒感覺我比原來老到哪兒了,唯一的感覺就是體力可能不會像年輕人那樣了。70歲了,確實跟我當(dāng)兵時15歲是不一樣的,但是我總感覺我有很多的精力。我喜歡到處去旅游,可能跟我身體好也有關(guān)系,我自己能夠從北京開車開到青海湖,大大前年的春節(jié),我自己一個人開著車,就到青海湖攝影。
主持人:還是要到生活中感受生活。
程 志:你給自己一個惰性,那就是要老了,有時候在家里一呆,越呆越想呆,越呆越懶,挺怪的,這個人就是這樣。所以,我就想,不能這樣,我得出去走,就給朋友打電話,結(jié)伴同行,看一看世界,給自己一些新的滋養(yǎng)。
主持人:您現(xiàn)在還經(jīng)常參加晚會,還會演出嗎?
程 志:參加,一直是在演出。
主持人:太好了。
程 志:因為你身體好,你的嗓音就永遠就是好的,身體不行了,嗓音也就下來了。身體好、心情好,聲音就能保持得很好。
主持人:很好的狀態(tài)。
程 志:對。
主持人:您能給我們唱幾句《革命人永遠是年輕》嗎?
程 志:好,這個歌也是很早的歌了。“革命人永遠是年輕,他好比大松樹,冬夏常青,他不怕風(fēng)吹雨打,也不怕天寒地凍,他不搖,也不動,永遠挺立在山頂,革命人永遠是年輕,他好比大松樹,冬夏常青,他不怕風(fēng)吹雨打,他不怕天寒地凍,他不搖,也不動,永遠挺立在山頂,在山頂”。
主持人:謝謝,非常好。今年9月3號,我們進行了舉世矚目的大閱兵,想必您看了之后有不少感觸吧。
程 志:我可以說感觸非常多,作為一個在軍隊里成長起來的老兵,我是無比的激動和欣慰,我想,不光是我,每一個中國人都是這樣。
主持人: 9·3大閱兵舉國振奮,您看了這個閱兵之后,您的腦海里面有沒有回響起某一首歌?
程 志:我想了一首歷史的歌,從這首歷史的歌,可以看到我們今天軍隊的發(fā)展。“雄偉的井岡山,八一軍旗紅,開天辟地第一回,人民有了子弟兵,從無到有靠誰人,偉大的共產(chǎn)黨,偉大的毛澤東,偉大的毛澤東”。
你想想,秋收起義之后,井岡山會師,我們終于有了第一支人民軍隊。
主持人:是的。
程 志:第一支武裝,那時候是什么裝備?土槍加梭鏢。肩扛梭鏢,身背大刀,手端土槍。你再看看今天,鳥槍換原子彈了。
主持人:這是飛躍,是一個質(zhì)的飛躍。
程 志:對,這是裂變式的發(fā)展。今天,誰敢再說中國是“東亞病夫”?“華人與狗不得進”的時代早就一去不復(fù)返了。
主持人:是的。在節(jié)目最后,您能不能給年輕人提出一些期望和鼓勵。
程 志:中國不是一句話嘛,“前人栽樹,后人乘涼”、“前人辛苦,后人幸福”。我們在享受今天幸福的時候,不要忘記前人們的這一番辛苦。這些年,我感覺我跟年輕人一樣,我有一份心,這份心是不老的,就像我唱的這首歌,叫《革命人永遠是年輕》,希望大家也要這樣,永遠讓自己年輕,永遠向著年輕,只有年輕,你才有用不完的力量。
主持人:好,謝謝您!
(根據(jù)宣講家網(wǎng)報告整理編輯,
未經(jīng)許可,不得印刷、出版,違者追究法律責(zé)任)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