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不良風氣的頑固性和反復性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糾正“四風”,也絕非一日之功。代表委員們認為,在肯定成績的同時,也需要清醒地看到,不良作風樹倒根存,一些老問題仍然在一定范圍內存在,需要引起高度的警惕和重視。
“在農村,一些干部鋪張浪費、大吃大喝,甚至挪用公款、公款私用的現象還存在,一些干部多拿多占等‘潛規(guī)則’還在,直接損害了群眾利益,影響到黨的形象。”全國人大代表、河北省獻縣淮鎮(zhèn)中街村黨支部書記哈明江表示,“基層干部的腐敗行為往往可以被群眾親眼看到、親耳聽到,而且與群眾切身利益密切相關,所以很多群眾憎恨‘蒼蠅’。”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東營市蜜蜂研究所所長宋心仿認為,當前“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得到了較大程度的遏制,但“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在一些區(qū)域還是較為嚴重。
“在有些地方,形式主義已經成為一種工作方式和工作習慣,過分追求形式、不重實效,圖虛名、務虛功、工作不抓落實。(下轉第二版)(上接第一版)比如,以會議貫徹會議,以文件落實文件;工作浮在面上,做不到群眾中去。官僚主義仍然比較突出,有的干部‘當官做老爺’,不關心群眾疾苦,衙門作風嚴重等等。這必然會影響干群關系,影響民眾對黨和政府的看法。”宋心仿說。
施耀忠認為,在正風反腐的高壓態(tài)勢下,面上的不良風氣得到了較大扭轉,但一些不正之風穿上了“隱身衣”,躲進了“青紗帳”,逐漸轉入地下。如,吃喝去會所、農家樂,禮金改送電子紅包等。“對于這些隱蔽的不正之風,應該給予高度重視。”
鍥而不舍、馳而不息地抓下去
“在堅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堅持,讓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落地生根”,是十八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提出的2016年主要任務之一。代表委員們一致認為,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沒有休止符,必須持之以恒,鍥而不舍、馳而不息地抓下去。
蔣厚琳認為,要進一步壓實工作責任,堅持以上示下,層層傳導壓力,尤其要把主體責任向縣、鄉(xiāng)兩級黨委全面壓實,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確保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落地生根。要把握運用好監(jiān)督執(zhí)紀“四種形態(tài)”,綜合運用多種手段,抓早抓小、動輒則咎,用紀律管住“大多數”。把違反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問題作為紀律審查的重點,切實把紀律和規(guī)矩挺在前面。
宋心仿建議,應加大監(jiān)督檢查力度,對“四風”問題開展全方位、多層次、高密度的監(jiān)督檢查,對存在違規(guī)違紀情況的黨員干部公開曝光,使黨員干部時刻繃緊黨的紀律這根弦。
“對違反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的行為,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為,發(fā)現一起就要查處一起,不僅要嚴肅追究直接人員的責任,而且要依據規(guī)定對相關領導進行問責,必要時還要在經濟上予以退賠。”宋心仿說。
全國政協(xié)委員、山東省文聯副主席孔維克認為,一些領導干部作風出現的問題,無不與敗壞的家風有關。
“領導干部必須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使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道德觀念、價值取向成為做官做人做事的準則。”孔維克說。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