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說“術(shù)”。韓非玩弄權(quán)術(shù)的思想已經(jīng)過時,沒有普遍使用性,但他“循名責實”考核方法可以為經(jīng)營者所借鑒。在有一定規(guī)模的團隊里,主要負責人不可能直接管理員工,必須以各級干部為中介,實現(xiàn)對整個團隊的領導。主要負責人的責任,并不是管理員工,而是管理各級干部。
怎么管理干部呢,主要應該做好兩件事。一是用人。要選用德才兼?zhèn)涞母刹?,擔當起上情下達、下情上達的職責。如果用人不當,指揮不暢,造成“中梗阻”現(xiàn)象,那將是管理的失敗。用人要大膽,敢于從基層選拔人才。韓非說:“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將必發(fā)于卒伍。”(《韓非子·顯學》)講的就是這個道理。在用人方面,法家主張唯才是舉:“內(nèi)舉不避親,外舉不避仇。”《呂氏春秋》上有這樣一段故事。晉平公在位時,南陽縣需要選派一位縣令。平公問大夫祁黃羊:“你看,誰擔任這個職務合適?”祁黃羊回答說:“解狐可以。”平公聽后驚訝地說:“解狐不正是你的仇人嗎?”祁黃羊答道:“您是問我誰擔任縣令合適,沒問我誰是我的仇人呀。”平公派解狐前往任職,果然不出祁黃羊所料,辦了許多實事、好事,受到南陽民眾的擁護。又有一次,朝廷需要提拔一位軍中尉,平公問祁黃羊:“你看誰合適?”祁黃羊答道:“祁午合適。”平公不禁問道:“祁午是你的兒子,難道你就不怕別人說閑話嗎?”祁黃羊坦然答道:“您是問我誰是軍中尉的合適人選,而沒有問我兒子是誰。”平公派祁午擔任軍中尉的職務,果然干得十分出色。二是考核。對于各級干部的成績,一定要考核,絕不能干不干都一樣。成績突出者,提拔重用;成績不佳者,堅決罷免。韓非在《內(nèi)儲說上》編了一則“濫竽充數(shù)”的寓言故事,說明干部考核的必要性。主要負責人怎樣把濫竽充數(shù)的干部淘汰出局呢?唯有采取考核的程序。考核干部可以采用多種方法。有的時候采取抽查的辦法,到現(xiàn)場看一看,查一查。有的時候采取聽匯報的方式,請被考核者當面陳述。有的時候采取干部公開述職的辦法,組織群眾評議、同級評議、上級對下級評議,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整改。公開競聘上崗也是一種好辦法,主要責任人可以按干部上崗時的承諾,“循名責實”,實現(xiàn)問責制。干部數(shù)量的配置要適當。人數(shù)不足,會降低管理效率,造成管理不到位的情形;人數(shù)過多,人浮于事,也會降低管理效率并且加大管理成本。這兩種情況都應避免。
再說“勢”。韓非“以勢壓人”的觀念固然不足取,但其中所包含的“以勢服人”的觀念,則可以為經(jīng)營者所借鑒。所謂“以勢服人”,意思是說,主要負責人(俗稱“一把手”)工作稱職,干部和員工都愿意接受他的領導。一把手對于其他干部和員工來說,構(gòu)成一種無形的“勢”,大家的眼睛都在看著你。你是名副其實的公眾人物,一舉一動對團隊皆有影響。這種影響可以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負面的,當好一把手并不容易。一把手要有擔當精神,敢于負責,敢于拍板,遇事絕不能優(yōu)柔寡斷,決策一定要果斷。一把手要有責任意識,把人、財、物都管起來。尤其是財務,一定要由一把手來管,沒有一把手的簽字,任何人都不能動用。形象地說,叫作“一支筆”。一把手要起表率作用,要求別人做到的事情,自己首先應該做到。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