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zāi)難不容忘 勝利當鞏固
12月7日,耗時1年多的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三期擴容工程竣工開館,舉行“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主題展開展儀式。展覽多處采用了“矩陣式”“組合式”的設(shè)計理念,處處彰顯勝利元素,令參觀者大有揚眉吐氣之感。
“以勝利為主題的新館落成,是對所有被日本帝國主義屠殺的同胞們最好的祭奠。”張建軍表示。
對年近九旬的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夏淑琴而言,隨著12月13日臨近,她的心情愈發(fā)沉重。78年前的這個日子,南京城破,本應(yīng)安享天倫之樂的幸福一家9口人,轉(zhuǎn)眼間便只剩下她和妹妹。災(zāi)難的記憶幾乎耗干了老人的淚水。
令夏淑琴倍感欣慰的是,去年12月13日,我國舉行了首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今年我國又舉行一系列的紀念抗戰(zhàn)勝利活動。特別是“9·3”勝利日大閱兵,雖然眼睛不太好,老人卻一直守在電視機前。“國家強大了,老百姓才有好日子過。”老人感慨地說,“看到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逝去的親人也能安息了。”
13日,我國將迎來第二個國家公祭日。朱成山說,今年是抗戰(zhàn)勝利70周年,用勝利告慰逝者的同時,也提醒世人唯有通過不懈奮斗,才能更好地鞏固先輩們用鮮血換來的勝利果實。
冬日南京街頭,市民們將紫金花佩戴在離心臟最近的地方,生生不息的四瓣紫花,是對罹難同胞的紀念和對和平的信念。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