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思想脫黨,視組織紀律如無物
“他違紀的時候不知道啥是黨,落馬之后才意識到自己是黨員。”辦案人員對冷有春的評價一針見血。
冷有春曾自言,入黨30年,十分珍惜、十分在意黨員身份。他信誓旦旦地表示,要為黨奮斗終身,跟著黨走一輩子。
可事實上,隨著職務的提升,冷有春黨的觀念不僅沒有增強,反而愈加減弱。特別是2001年以后,他擔任白城市城鄉(xiāng)建設委員會主任,手握城市建設重權,一言九鼎、得意忘形,更是由黨的意識弱化,逐漸發(fā)展為無視組織紀律、為所欲為。
白城市熟悉冷有春的干部,至今記得他的“蠻橫”、“霸道”。白城建筑領域的事,別人說話“都不好使”,往往由冷有春一語而定。曾經給冷有春開過車的司機張某,給他送上好處費,央求“照顧”,冷有春不經組織討論,嚴重違反民主集中制,一個電話就將上千萬的工程交由其承包。這樣的“任性”例子,在他任職期間不在少數(shù)。
冷有春沉迷于“霸道總裁”的感覺,到后來,更是思想上脫黨,自視為“商人”,整日沉迷于“經商之道”,以權謀私,嚴重違紀。
他對紀律的漠視,一直延續(xù)到他退休之后。退休之后,冷有春沒有收斂,居然發(fā)展到行動上脫黨——他脫離組織管理,堂而皇之地做起了“黨外之人”。
辦案人員告訴記者,2013年6月,冷有春退休之后,準備把自己的組織關系從白城轉到居住地長春,在辦理過程中,他違規(guī)長期自己保管組織關系,沒有及時轉接,并長時間不交黨費。據(jù)介紹,冷有春無正當理由脫離組織管理、不參加組織生活長達17個月!
如此嚴重違反紀律,冷有春只是推脫為“家里有事耽擱了”,輕描淡寫地表示“沒重視起來”。
冷有春的懺悔:(提起脫離組織管理)那陣就尋思退休了,一個退休老頭,的確是沒重視起來,實事求是講,沒重視。
點評:從思想上脫黨到行動上違紀,冷有春黨的意識淡漠,把紀律當成了兒戲。
在位之時,他思想上脫黨,自視為“商人”,把建委當成了自己的“專屬領地”,大搞以權謀私,嚴重違反民主集中制。從組織身份上看,他還是黨的人,但從思想上考察,他早已背離黨的性質宗旨,與黨離心離德。
退休之后,他行動上脫黨,脫離黨組織管理,利用貪污受賄所得,過起了“冬天海南曬太陽、夏天長春喝壺茶”的“好日子”。這個時候,他的“車毀人亡”已是必然。
思想上的病變是最嚴重的病變,思想脫黨必然導致行動違紀。冷有春忽視思想改造,厭惡政治學習,直到身陷囹圄才后悔莫及。他的教訓,值得每一名黨員干部深思。
3、心理失衡,嚴重違反廉潔紀律
辦案人員告訴記者,冷有春嚴重違反廉潔紀律,經歷了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其中一個關鍵原因就是他思想上蛻變,心理上失衡。
剛開始,冷有春對于別人送的錢,即便數(shù)額不大,也堅決拒絕;到后來,逐漸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收些紅包禮金,開始“小打小鬧”。
真正讓冷有春備受“刺激”,是他擔任白城市建委主任之后。如果說之前,他還能用對功名的渴望壓制貪欲,那么隨著職務的提升和權力的增大,他自覺“功成名就”,思想上脫黨,已經無法遏制自己的貪欲。而此時,他更是與老板攀比,內心深處越發(fā)不平衡。
“在與建筑老板們接觸后,我發(fā)現(xiàn)他們開的是高檔車,住的是高檔別墅和洋房,經常出入高檔酒店,我的心理失衡了,那些平日里對我畢恭畢敬的人憑什么過得比我好,憑什么可以享受錦衣玉食,而大權在握的我卻只能粗茶淡飯,只靠工資生活……”落馬后,冷有春反思說。
思想上脫黨、心理上失衡,讓冷有春內心的貪念如野草一般瘋狂滋生,什么紀律、規(guī)矩都顧不了了。
“當時認為沒有錢就不行,就沒有好的生活,以為錢多了,能給我和家人帶來很多利益。”冷有春回憶說,那時一門心思想著發(fā)財,想著提高家人的生活檔次,給他們留下享用不盡的財富,讓幾代人都過上富裕的生活。
為了實現(xiàn)這一目的,他處心積慮,侵吞國有資產,大肆受賄。從收幾百元都心驚膽戰(zhàn)、誠惶誠恐到收幾十萬元、幾百萬元甚至千萬元都習以為常,最后不僅受賄,還主動索賄。
特別是2006、2007年,冷有春估計自己要離開白城市建委主任崗位了,更是“悟透了”:“覺得沒有錢就不行,就沒有好的生活”。
他抓緊一切機會受賄,發(fā)展到后來,連誰送的錢、收了多少都不知道,用他自己的話來形容這個階段,那就是——“收、收、收”。
“冷有春貌似忠厚老實,實則禍心深藏。”辦案人員告訴記者,冷有春雖然瘋狂貪腐,但腐敗時相當講究“技術含量”。他擔任建委主任時“空手套白狼”,控制多人銀行賬戶,侵吞了白城一家國有企業(yè);退休之后離開白城,移居長春,還利用微信遙控指揮企業(yè)經營,不知收斂、不肯收手。
冷有春的懺悔:剛開始一些人給我送錢送物,我的黨性提醒我這是犯錯誤的,但是我的私欲告訴我沒事,小來小去的沒人查,大不了退回去,我就這樣一邊安慰自己,一邊向行賄者敞開了大門。
點評:冷有春對當官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在他看來,當官就是“人上人”,能“光宗耀祖”,理所應當享受財富和享有特權。可一旦與財大氣粗的老板相比,他立即發(fā)現(xiàn)“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很骨感”,心態(tài)嚴重失衡。他偏執(zhí)地想利用手中權力得到補償,一心想發(fā)財致富、造福子孫。為此,從收小錢都不敢,逐漸發(fā)展為收大錢還不滿足,甚至主動索賄,一步步從輕微違紀到嚴重違紀,直至涉嫌違法。
值得注意的是,在冷有春從“小打小鬧”到嚴重違紀的過程中,監(jiān)督卻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在他信念不堅,有違紀苗頭時,沒有人及時地對他“咬耳扯袖、紅臉出汗”;在他踏出違紀第一步時,板子也沒落到他身上。這讓他心存僥幸,無視紀律,愈發(fā)大膽,最終滑向無底深淵。冷有春的墮落,再次表明把紀律和規(guī)矩挺在前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唯有真正以紀律為尺,抓早抓小,管到位、嚴到份,才是對黨員干部的真正愛護。(李志勇)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