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已退休兩年,冷有春的名字,在白城市依然有著很高的知名度。
他曾是這座城市的名人。作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吉林省勞動模范……白城市博物館舉辦過的白城人物展,打頭的就是他——大幅的照片,諸多的榮譽,講述了他為這座城市立下的汗馬功勞。
然而,退休兩年之后,冷有春卻以一種不光彩的方式,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2015年4月3日,吉林省紀委發(fā)布消息,冷有春涉嫌嚴重違紀,接受組織調(diào)查。
古人說,一陷貪墨,終身不可洗濯。冷有春背離黨的性質(zhì)宗旨,思想脫黨、行動脫軌,嚴重違紀涉嫌違法,讓曾經(jīng)的榮譽蒙塵,斷送了自己,也葬送了一家人的幸福,令人唏噓不已。
1、入黨動機不純,埋下隱患
“小時候太窮了,兄弟姊妹九個,父親一個人工資,52塊5毛!吃飽肚子都很難,穿就一套衣裳,住一個廂房。”近日,記者見到了身陷囹圄的冷有春,雖已62歲,但體格依然壯實,只是在回憶往事時,聲淚俱下。
翻開冷有春的資料,不難發(fā)現(xiàn),他有過積極向上、奮斗不息的青少年時期。
1953年,冷有春出生于吉林省大安市的一個貧寒家庭。困苦的生活非但沒有壓垮他,反而磨礪出他頑強、勤勞的品質(zhì)。他發(fā)奮學習,考上大學,畢業(yè)后進入白城地區(qū)建筑設計院工作,起早貪黑、任勞任怨,很快脫穎而出。1985年,32歲的冷有春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
在當年的入黨志愿書上,冷有春一筆一畫、工工整整地寫道:“我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不是想在執(zhí)政黨中撈到什么個人的好處,而是更好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實現(xiàn)共產(chǎn)主義奮斗終身。”入黨的那一刻,他喜極而泣。
多年后回憶往事,冷有春懺悔說,當年入黨,一方面有信念感召,另一方面,也確實有自己的“小九九”:只有入了黨,才能夠升官,才能夠光宗耀祖。
冷有春的入黨動機不純。如果入黨后能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嚴以修身、嚴以律己,未嘗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共產(chǎn)黨員。
可惜的是,入黨后,他不僅沒有加強自己的主觀世界改造,反而隨著職務的提升、權力的增大,愈加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甚至后來,常以“商人”自居,滿腦子都是“大賺一筆”,完全忘記了自己的黨員身份。
冷有春的懺悔:實實在在地說,當時就是想多付出,多貢獻,對黨要忠誠。同時也不隱諱地說,只有工作好了,入了黨,才能夠升官,最后才能夠光宗耀祖。
點評:共產(chǎn)黨員意味著什么?這個問題,直至身陷囹圄,冷有春都沒有想明白。
他潛意識里把入黨當作升職和光宗耀祖的一張“門票”,從來沒有認真思考過:入黨為什么,紀律是什么,該如何對待名利得失。入黨后,他把自己定位成一名技術型干部,在業(yè)務上突飛猛進,在思想上卻原地踏步,甚至逐漸倒退。正如他自己所坦白:“多年來我完全忽視了政治學習,失去了對黨紀國法的敬畏。”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無數(shù)事實表明,黨員干部的黨性修養(yǎng)、道德水平不會隨著年齡的增加和職務的升遷而自然提高,越是身居高位,越要“如履薄冰,如臨深淵”。冷有春理想缺失、信念不堅,便如西諺里的泥足巨人,必然走不遠。他入黨時思想上的隱患,為他日后思想脫黨、嚴重違紀埋下了伏筆。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