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東時間周一(11月30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主席拉加德宣布,正式將人民幣納入IMF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決議將于2016年10月1日生效。這為人民幣國際化掃清剩余障礙。(鳳凰網11月30日)
人民幣加入SDR是個大事件,其意義影響深遠,這意味著人民幣匯率走向真正的市場化、國際化以及央行貨幣政策具有一定的獨立性操作。
這些年,中國經濟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歷練,已經變得枝繁葉茂、樹大根深,而且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經濟體之第二大,僅屈居于美國之后。人民幣加入SDR第一個象征就是中國改革開放從逆向開放逐漸轉向全面正向開放,這對于世界各國經濟社會發(fā)展來說,具有標桿意義。
改革開放以來,人民幣幣值也處于不斷變化之中。但是,這些年來,人民幣匯率基本上處于穩(wěn)定。這顯示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改革取得成功。尤其是今年以來,中國政府能夠頂住巨大壓力,靈活果斷處置金融資本市場的異常波動,并且能夠讓人民幣匯率市場保持一定的獨立性。而這些市場成效,也充分獲得了國際社會以及有識之士的認可。所以,如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正式把人民幣納入SDR貨幣籃子也順理成章。
面對人民幣加入SDR,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中國會得到更大的好處。其實,更多的好處還是在于國際社會以及全球經濟的繼續(xù)繁榮發(fā)展。想想也是,如果人民幣匯率市場國際化不穩(wěn),老是打噴嚏,那么全球經濟也可能會感冒,甚至是發(fā)燒。從亞洲金融危機以及次貸危機發(fā)生以來,人民幣幣值經受住了風風雨雨的考驗,而今是見彩虹的時候。
根據人民幣匯率價格內在形成機制來看,穩(wěn)定人民幣匯率不僅僅是采取雙向波動,更為重要的是使人民幣的國際購買力具有相當的競爭性。而要發(fā)揮人民幣匯率的競合性,就應該提升中國的國際產能合作水平。如果這種國際產能輸出與合作不太穩(wěn)定,那會影響人民幣匯率的穩(wěn)定。反過來說,人民幣加入SDR,有助于穩(wěn)定這種國際產能化合作。
IMF稱,人民幣在SDR的權重為10.92%,美元在SDR的權重為41.73%,歐元在SDR的權重為30.93%,日元為8.33%,英鎊為8.09%。為什么人民幣在SDR的權重要超英日?這是因為市場均衡各方利益的結果。
人民幣加入SDR是個大事件,這意味著當前的國際金融秩序正在改革,正努力建立起一個具有更高水平的、更符合實際的國際金融新秩序。對于中國來說,就是這份國際責任更大了,一旦發(fā)生國際金融危機,中國就要義不容辭進行一定救助,當然,這也是在IMF框架下進行。
如果把人民幣在SDR的權重機會看成一種市場機會,我們可以發(fā)現,人民幣匯率的實際變動更具有市場彈性,也更加符合各方的真實利益。通過這些年觀察,我們可以發(fā)現,人民幣匯率是常貶常新,而且是越貶越穩(wěn),即是貶中有升,升中有貶。總之,能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
從另一個方面來看,人民幣加入SDR之后,由于權重的影響,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調控更具有國際化,在許多時候,更要順應全球化趨勢。一方面,人民幣匯率的市場變動雖然可以更具有獨立性操作,即擺脫美元匯率的影響,但是,在更多時候,人民幣匯率變動要與美元合作。如果看不到這一點,就可能形成一個誤區(qū),可能偏離正常市場軌道。另一方面就是,隋著人民幣匯率的國際化,不是想變動就可以變動。就像美元匯率一樣,一旦形成一個階段的發(fā)展趨勢,那就更加穩(wěn)定。
所以,這個時候,還是要靠資本市場本身來說話。中國企業(yè)只有加快走出去,搞好金融資本市場,提高產出效率,才能達到加入SDR目的。
(本文作者:毛承之,著名經濟學者,提出中國新劍橋方程理論、人民幣購買力公式,著有《三級變位與國際通貨學說》一書。)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未經本站證實,僅供讀者參考?!?/p>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