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對官員的“猜疑病”如何能治?

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艳妇乳肉豪妇荡乳,中日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曰本极品少妇videossexhd

公眾對官員的“猜疑病”如何能治?

11月30日上午,江蘇省第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上,石泰峰作為江蘇省人民政府副省長、代理省長推薦人選被提請任命,江蘇省長李學勇提交了辭職請求。資料顯示,1950年9月出生的李學勇今年已滿65歲,到了正部級官員的退休年齡,今次卸任前他擔任江蘇省長已近5年。

在年滿65歲的退休年齡請辭,屬于正常的履行程序,也意味著其實現(xiàn)了個人的“平穩(wěn)著陸”。為黨和國家的事業(yè)奮斗了大半生,能夠功成身退,可謂功得圓滿。然而,本來挺正常的一件事兒,卻有網(wǎng)友議論背后的故事,這種情況令人始料不及,其間的原因也頗耐人尋味。

令人過度聯(lián)想的原因不外乎如下方面,一是很多人對向人大請辭這樣的程序不太了解,一有“辭職”這樣的消息,就自然會往“出事了”上面靠。因為在一些人的潛意識中,官員沒有出事為什么會請辭?但他們并不知道,一省之長是由省人大選舉產(chǎn)生的,若其不再擔任現(xiàn)職就必須辭職,包括晉升、轉(zhuǎn)崗、退休等。而如果因為違反黨紀政紀被查處,就不是主動請辭而是被動罷免。然而問題在于,之前對于高級領導的違規(guī)查處,曾出現(xiàn)過“保護式辭職”的現(xiàn)象,讓部分公眾形成了思維定勢。

二是人事任用的隱諱化,也是輿論誤解產(chǎn)生的原因。任用信息的不公開,造成一個官員的職務任免,外界很難知曉,包括向人大請辭這樣的程序,對外公布的信息也不多,結果往往是官員落馬之后才會有相關信息的出現(xiàn),無形中給外界形成了“請辭就必然是落馬”的印象。

三是官員落馬的常態(tài)化,也會給公眾產(chǎn)生先入為主的錯覺。黨的十八大以來,打老虎、滅蒼蠅的勢頭不減,媒體對落馬官員的報道也是津津樂道。加之現(xiàn)行反腐手段的高效,很多腐敗分子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落馬”。在這種情況下,凡有官員辭職的新聞出現(xiàn),有人第一感覺就是“肯定出事了”。

公眾對官員的這種“猜疑病”,部分原因在于信息不對稱。那么加強信息的公開透明,滿足公眾的知情權,無疑具有基礎性作用。只有當官員的任用、晉升和查處信息被全過程公開,相關的程序被外界所洞悉,由“隱之于內(nèi)”到“開放于外”,所有的信息都不再諱莫如深,由此造成的誤解和誤判才會得到有效的消除。

當然對于公眾來說,客觀、公正、理性地看待問題,才能多一點信任而少一點偏見。尤其需要具有“一雙慧眼”的基本素養(yǎng),能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在掌握了更多的信息之后才發(fā)表意見,而不是被表象或者別人的說法所誤導。當每個人分析和看待問題的能力更強,“猜疑病”才不會成為社會病灶。

責任編輯:郭浩校對:佘小莉最后修改:
0

精選專題

領航新時代

精選文章

精選視頻

精選圖片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宣講家”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宣講家微信公眾平臺
您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標來訪問官方微博或下載手機客戶端:
微博
微博
客戶端
客戶端
京公網(wǎng)安備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10200155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