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問題成少數(shù)干部慣用的擋箭牌,人之常情成為貪腐行為的遮羞布,此類現(xiàn)象的存在和蔓延,不僅惡化了社會風氣,更是嚴重破壞了政治生態(tài),其危害不言自明。深究此類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原因,的確是多種因素盤根錯節(jié)所致,但若剝離外在誘因的話,說到底是部分領導干部為官底線模糊的問題,即立事不能素位,立身不能守常。
素位乃為官者立事之基。何為素位,《中庸》之“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而已,即安于所處之位、做好當做之事。然對于動輒拿制度問題說事者來說,這恰好成其指摘之處:對于在其位不謀其政、該伸手時不伸手的缺位現(xiàn)象,冷作壁上觀者言之則制度不科學,釋之則非吾“懶政”、反冠之以“遵規(guī)與守紀”;對于在其位亂謀其政、不該伸手時亂伸手”的出位現(xiàn)象,樂此不疲者言之則制度太僵化,釋之則非吾“亂政”、反美名曰“膽識與闖勁”;更有甚者,或巧合或大勢,出點成績則以自身努力出頭攬功,或袖手或蠻干,出了問題則以制度問題諉過,這樣的領導干部實在是令人無語、傷民之心。
領導干部以“素位”立事,就是要做到思不出其位、行不出其位,既要當為則為,不回避、不袖手、不退縮,縱難比蜀道之登,亦要有愚公移山之志,“士君子到一處,便思盡一處職業(yè)”乃為底線;也要當禁則禁,不亂行、不胡為、不蠻干,縱有理由千般,亦要謹守權責邊界,“亂云飛渡仍從容”是為頂線。
守常乃為官者立身之本。何為守常,固守常法、按照常規(guī)行事也,《管子•侈靡》之“故法而守常,尊禮而變俗”是也。世間萬物各具常性,順其自然方可通達,正所謂不以規(guī)矩難成方圓,大至國家,無法則不治,小到家庭,無規(guī)則不和,皆如是也。
領導干部首先是普通人,人皆有十親九眷、七情六欲,故而,顧親眷友、窮情達欲乃人之本性,亦無可厚非。但人也有君子小人之別,雖“好榮惡辱,好利惡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但“若其所以求之之道則異矣”,君子雖不敢言萬事皆善品,但至少能遵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常律,故而能破蒙昧、守常理、節(jié)欲望,得“黯然而日彰”之效,遠“的然而日亡”之果。作為普通人的領導干部,自當以君子之道行事,以守??思毫⑸?。
領導干部又不止于普通人,是執(zhí)公權、秉公理、行公事之人,比之君子,更應堅持思想上的安貧固窮、德行上的清正如水、操守上的知止有定。守常,才能平常心常在,防止貪火燎原、欲水滔天的悲劇,及至身陷囹圄,悔亦晚矣;守常,才能“上不陵下、下不援上”,正已而不求于人,才能“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更不會以制度問題說事;守常,才能做到腳踏實地,不激進冒行、不鬧騰生非,才能建功不驕不攬功、受挫不餒不諉過。
素位守常,對領導干部來說,既是培德之本,更是興業(yè)之基,惟此,于私方能思情通達、進退有度,于公方能建功立業(yè)、興邦強國。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內(nèi)容的真實性、完整性未經(jīng)本站證實,僅供讀者參考?!?/p>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