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2月1日,毛澤東曾在延安民眾大會的講演中十分自豪地說:“這里一沒有貪官污吏,二沒有土豪劣紳,三沒有賭博,四沒有娼妓,五沒有小老婆,六沒有叫化子,七沒有結黨營私之徒,八沒有萎靡不振之氣,九沒有人吃摩擦飯,十沒有人發(fā)國難財”。這十個沒有確實反映了當時延安良好的黨風、政風、民風,令人羨慕,使人向往。能在那么困難的條件下做到“十沒有”,既創(chuàng)造了一個風清弊絕社會的奇跡,也留給我們許多值得思索、繼承的寶貴經驗。
首先,好風氣是領導帶頭帶出來的。當年延安的良好風氣,得益于各級領導的帶頭踐行,做好樣子。為積極參加大生產運動,毛澤東、朱德帶頭種菜,周恩來、任弼時帶頭紡線;為克服經濟困難,彭德懷穿著用繳獲敵人的降落傘布做的背心,林伯渠戴著斷了一條腿的眼鏡;為同甘共苦,不搞特殊,華僑捐贈的汽車,毛澤東帶頭不坐,分給了老同志和其他單位坐,宋慶齡給幾位領導捎來的營養(yǎng)品,都被送到幼兒園;為厲行節(jié)約,支援抗戰(zhàn)的著名華僑領袖陳嘉庚率團來延安訪問,毛澤東就在窯洞里招待他吃飯,只花了幾角錢。凡此種種,被美國記者斯諾高度贊譽為“東方魔力”。正因為各級領導帶頭艱苦奮斗,誰也不以權謀私,不貪污腐化,與群眾一起共度時艱,有鹽同咸,沒鹽同淡,延安軍民才能同心同德,和衷共濟,一起奮斗,共鑄良好社會風氣,雖艱難困苦卻欣欣向榮,雖物質極端匱乏卻人人心情舒暢。
其次,好風氣是嚴明法紀管出來的。平心而論,延安并不是沒有出現過任何問題,而是一經發(fā)現,就立即處理,決不讓其蔓延滋長,不讓其成風成勢。譬如,延安也曾出過個別貪官,但被揭發(fā)出來后,就立即嚴肅懲處,或撤職,或法辦,甚至處以極刑。正因為法紀嚴明,毫不姑息遷就,那些烏七八糟的東西就沒有市場,剛一露頭就人人喊打,嚴肅法紀,不論是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1937年10月,時任紅軍抗日軍政大學第三期第六隊隊長的黃克功,因逼婚未遂,在延河畔槍殺了陜北公學學員劉茜。盡管他是個戰(zhàn)功卓著的老紅軍,盡管很多人為他求情,陜甘寧高等法院仍判處他死刑,毛澤東同志指出:“如為赦免,便無以教育黨,無以教育紅軍,無以教育革命者,并無以教育做一個普通的人。”這件案子的處理,在延安影響極大,對于增強根據地軍民的法紀觀念,自覺維護良好社會風氣,起到了巨大作用。
好風氣是民主監(jiān)督出來的。毛澤東在延安同著名民主人士黃炎培談話時,就如何走出歷史周期律,避免重蹈已往那些政黨團體“其興也浡焉,其亡也忽焉”的老路時,提出了民主監(jiān)督的辦法。毛澤東說:“我們已經找到了新路,我們能跳出這個周期律。這條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讓人民起來監(jiān)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當時,從中央到根據地各級政府,都廣開渠道進行民主監(jiān)督,對群眾意見也十分重視。有一個農婦罵毛澤東為什么不被雷打死,有關部門要把她抓起來判刑,毛澤東連忙制止,并查清原因是因為農婦覺得賦稅太重而口出怨言,就馬上進行稅負檢查,及時減少了農民的過重賦稅。民主人士李鼎銘先生提出“精兵簡政”的意見,中央經過研究覺得有理,很快就在根據地開展了精兵簡政運動,降低了政府開支,也減輕了農民的負擔。這些措施都在根據地內外產生了積極影響,對于樹立良好風氣起到了重要作用。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認真回顧總結當年延安創(chuàng)造“十沒有”的經驗,對于我們今天建設和諧社會,樹立良好風氣,富有啟迪意義,更具借鑒作用,我們有信心繼往開來,建立一個更高水平的富裕、文明、民主的和諧社會。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