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地方您一定唱過!“陜北的好江南”如今更美了

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艳妇乳肉豪妇荡乳,中日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曰本极品少妇videossexhd

這個地方您一定唱過!“陜北的好江南”如今更美了

舉目四望盛夏時節(jié)的南泥灣,滿目蔥蘢,濕地公園碧波蕩漾,千畝稻谷隨風起舞。側耳聆聽,游客的歡聲笑語不斷。

游客在南泥灣國家濕地公園內游玩(7月29日攝)。新華社記者 樊雨晴 攝

延安南泥灣,一個在全民族抗戰(zhàn)史上寫下重要一筆的地方。1941年春,面對日寇與國民黨頑固派的軍事挑釁和經濟封鎖,八路軍第三五九旅的戰(zhàn)士們開赴荒無人煙的南泥灣,屯田墾荒、發(fā)展生產,硬是把昔日的“爛泥灘”變成了“陜北的好江南”。

80多年過去,一把銹跡斑斑的老镢頭,靜靜陳列于南泥灣大生產紀念館的展柜中,無聲訴說著那段艱苦卓絕的往事。

沒有房,自己動手挖窯洞、搭草棚;沒有菜,找野菜充饑;沒有工具,就地取材自制鋤鏟……“戰(zhàn)士們一把镢頭一支槍,吹響了生產自救的號角。”講解員趙雪說。

到1944年底,南泥灣種植面積已達26萬多畝,收獲糧食37000石,并于當年向陜甘寧邊區(qū)政府繳納公糧10000石。胸懷信念、手握镢頭,戰(zhàn)士們劈開荊棘與蠻荒,也在土地里刨出了一種精神。

這是南泥灣大生產紀念館內的雕塑作品(7月29日攝)。新華社記者 樊雨晴 攝

時光流轉,精神永續(xù)。歷史的潮頭滾滾向前,“自力更生、艱苦奮斗”也早已融入老區(qū)人民的血液,化為發(fā)展前進的動力。

南泥灣鎮(zhèn)馬坊村里的醬菜廠剛剛拿下一筆大單,新建的米酒廠投產在即。面對一家前來洽談合作的電商團隊,村支書李新躊躇滿志:“有了電商助力,我們村自產的榨菜、香菇醬、小雜糧能銷售得更遠,未來一定會更好。”

再回首,窮苦的日子已成往事。依靠脫貧攻堅和鄉(xiāng)村振興的好政策,馬坊村完成華麗轉身:道路平坦整潔,村容煥然一新,72座設施大棚拔地而起,產出的有機蔬菜直供延安市區(qū),銷路不愁。去年,全村人均收入達到2.3萬元,村集體經濟有望在今年突破100萬元。

變化有多大?老鄉(xiāng)最有發(fā)言權。哼唱著《南泥灣》的曲調,馬坊村村民高成慶在自家的民宿里打掃衛(wèi)生。兩年前,村里統(tǒng)一規(guī)劃,幫扶單位提供支持,他把家中5孔窯洞改造成民宿。

跑了半輩子運輸,如今足不出戶就能掙錢,高成慶滿臉自豪:“每年收入五六萬元,到了節(jié)假日,不提前預定還住不上。”

馬坊村的今昔之別,是老區(qū)滄桑巨變的生動注腳。再訪南泥灣,“陜北的好江南”已是日新月異——

與北大荒集團合作建設千畝優(yōu)質水稻生產基地,稻谷飄香的盛景再現(xiàn);建成陜北地區(qū)首個國家級濕地公園以及陜西省級現(xiàn)代農業(yè)示范園、科技示范鎮(zhèn)和鄉(xiāng)村振興示范鎮(zhèn)……2024年,南泥灣景區(qū)獲評國家4A級景區(qū),標注著發(fā)展的新里程。

一步一個腳印的奮進中,透露著南泥灣獨特的氣質。

“我們是從小聽著三五九旅的故事長大的,唯有奮斗不止,才對得起先烈們的犧牲奉獻。”延安市南泥灣開發(fā)區(qū)管理委員會副主任藺廣偉說,近年來,南泥灣持續(xù)推進農文旅融合,發(fā)展紅色旅游,2024年接待游客140多萬人次,“抗戰(zhàn)時期的精神高地,至今依然像磁石一般,吸引著人們前來汲取奮進的力量。”

小學生研學團在南泥灣千畝稻田景觀前駐足觀賞(7月29日攝)。新華社記者 樊雨晴 攝

“如今的南泥灣,與往年不一般。再不是舊模樣,是陜北的好江南……”走出南泥灣大生產紀念館,一支來自西安的研學團的孩子們,齊聲唱起《南泥灣》,歌聲宛轉悠揚,飄向遠方……

責任編輯:張弛校對: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選專題

領航新時代

精選文章

精選視頻

精選圖片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宣講家”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宣講家微信公眾平臺
您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標來訪問官方微博或下載手機客戶端:
微博
微博
客戶端
客戶端
京公網安備京公網安備 1101010200155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