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和政府的形象是通過黨員干部的行為和作風反映出來的,黨員干部加強作風建設,幫助困難群眾早日脫貧,關鍵就是要有為百姓造福的思想和行動。
廣大黨員干部尤其是領導干部一定要擺正“三種關系”:首先要正確對待自己,擺正“主”與“仆”的關系,心中始終要銘記,共產黨的官是人民公仆,無論在什么崗位,擔任什么職務,都要多為百姓辦好事,多為社會作貢獻,做群眾擁護的好官;其次是要正確行使權力,擺正權與責的關系,心中始終要銘記,權力越大,責任越大,手中的權力只能用來為群眾謀福利,而不能成為謀取個人好處的資本,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自覺維護權力的尊嚴;再次是要正確對待名利,擺正名與利的關系,心中始終要銘記,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獎銀獎不如老百姓的夸獎,要堅持生活上向低標準看齊,工作上向高標準看齊,把一切心思和精力用在為黨工作為民盡責上。
廣大黨員干部要有為百姓造福的思想和行動,才能貼近群眾,貼近實際,貼近基層,才能搞好“掛包幫”、“轉走訪”工作。廣大黨員干部要吃得慣農家飯、喝得了農村水、住得下農家屋,在體嘗疾苦中融入群眾生活,強化務實作風。幫助群眾,是共產黨人的天職,心里有群眾,就是要在思想深處有“愛心”。當群眾在生產生活、子女就學、看病就醫(yī)、工作就業(yè)、增收致富等方面有急難危困時,傾情相幫,盡力相助,像雷鋒那樣對待群眾如“春天般溫暖”。在心里裝著“民情”,要多交窮親戚,常進百姓家,對幫扶群眾的具體困難和突出問題走一路、記一程,了然于胸。在心里裝“點子”,要積極為群眾出謀劃策,幫困難群眾出主意、想辦法,為他們送技術、送法律、送信息、送項目,幫助“造血”脫貧,要通過每一個黨員干部的真心幫扶增進黨群、干群的魚水深情,為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戰(zhàn)作出貢獻。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未經本站證實,僅供讀者參考。】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