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生死狀”背后站著多少鬼魅魍魎?
對于這份生死狀,很多走讀生家長反映說難以接受。問題是這種難以接受,為何只是家長的感受?當?shù)亟逃块T為何就能夠欣然接受?當?shù)卣疄楹尉湍軌蛱谷幻鎸??生死狀,有錯的不是一張薄薄的紙,而是上面住著的鬼魅魍魎。
站著唯利是圖的“鬼”。為何會簽訂這樣的生死狀?我們從學生的口中應該是能找到答案的。這個學校的一位學生說,學校開展晚上補課活動,是需要收取費用的,而不住校的走讀生就不能收取住校費,只能收取晚上的補課費。這在學??磥恚瑫p失不小。這些走讀的學生都不住校,學校就不能收取住宿的費用?;蛟S逼著簽訂生死狀的本意,就是逼著這些走讀的學生也住校,因為這可以增加一筆收入。這站著的就是唯利是圖的鬼。
站著監(jiān)管缺位的“魅”。教育部門明文規(guī)定學生不能上晚自習,可是學校還是安排了晚上7點到10點上課。應該說,這種晚自習的行為是嚴重違反上級規(guī)定的,這是加重學生負擔的違規(guī)之舉。在紓解學生負擔的大環(huán)境之下,在素質(zhì)教育的大政方針之下,究竟是學校太任性,還是教育主管部門的監(jiān)管太缺位?很多事實一再告訴我們,所有的任性都不會是平白無故的,都是嬌慣出來的。沒有監(jiān)管缺位的魅,何來生死狀的任性?
站著推卸責任的“魍”。對于學生的安全來說,學校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當然,對于學校來說,做好校園管理是必須的,但是校園之外,學生的安全就能視而不見?害怕發(fā)生問題,不是僅僅害怕就能阻止問題發(fā)生的。對于學校而言,關(guān)注孩子的安全不能止于校園之內(nèi),校園之外也需要做些事情。比如說可以向政府匯報,申請警方在校園周邊和學生回家的路段加大執(zhí)勤力量。該有的責任不是一紙生死狀就能推卸的。
站著社會治安的“魎”。如果完全把這種問題都推給學校也是不公平的,學校的擔憂也不是沒有道理的,社會治安復雜多變,也不是學校就能解決的問題。問題是作為公共治安管理部門,又該做哪些事情?我們不能等到悲劇發(fā)生的時候,才知道掉眼淚,才知道“深深道歉”,還應該為社會治安的好轉(zhuǎn)做些事情。我們眾多的治安管理部門是不是也該反思:是什么造就了學校的無奈和擔憂?
逼著學生簽訂生死狀固然是不對的。但是讓擔憂變成“無憂”,無疑是更重要的事情。“學生生死狀”有錯的不是一張紙,其背后站著多少鬼魅魍魎?
學校逼學生簽“生死狀”是典型卸責
學校逼學生簽“生死狀”,事一出立刻在網(wǎng)絡上引起熱議。學校要求學生上晚自習,卻又讓學生帶一份申請書讓家長簽字,簽字主旨就是“學校只能保證在校園安全,至于校外安全則應該由家長負責”,且還是“自愿簽訂協(xié)議”,這種做法是學校在推卸責任。
撇開教育部門對學校上晚自習有具體要求不言,“上下晚自習路上出事學校概不負責”的“生死狀”屬于非常霸道的單方協(xié)議,顯然并非學生自愿,而是逼簽,不僅在道德上有商榷之處,更涉嫌在法律上推責。這樣的學校逼簽“生死狀”的事例,在現(xiàn)實中還存在不少。如《濟南時報》報道稱,濟南的一所大學兩萬多名學生被要求與學校簽訂《教育管理與學生自律協(xié)議書》,其中約定學生出現(xiàn)自殺、自傷等情況時,“學校已履行了相應職責,行為并無不當?shù)?,不承擔法律責?rdquo;;廣東一所高校新生報到踏入校園的第一件事,就是與校方簽訂《學生管理與學生自律協(xié)議書》,其中明確規(guī)定:“學生本人對自殺、自傷引起的后果承擔責任”,縱觀種種,都是學校單方面在和學生簽訂所謂的協(xié)議,作為弱勢的學生根本沒有選擇的權(quán)利。
逼學生簽“生死狀”,這種方式簡單粗暴,不僅是學校在推責,更彰顯出學校在管理模式上的錯位,即一些學校不是想方設法完善管理智慧,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生活和安全環(huán)境,而是想著怎樣在事故中免責,這樣并不妥。早就有法律專家指出,學校逼學生簽訂的“生死狀”屬于無效合同。首先,這并非出于雙方自愿,而是強勢一方的逼簽;其次,學生出現(xiàn)了“命案”,無論是否自殺,絕非學校的一紙“生死狀”協(xié)議可以免責,而當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看學校是否承擔責任以及承擔多大的責任,要看學校是否存在過錯以及過錯的大小。換言之,學校逼學生簽的“生死狀”并非讓學校免責的法寶,一切當以法律為準繩,學校有責擔責,無責自然免責。
當然,生活中的確一些學校有自己的難言之隱,從現(xiàn)實來看,學生一旦發(fā)生意外傷亡事件,一些家長不分青紅皂白大鬧學校高額索賠,往往把學校逼上十分尷尬的窘境,學校與學生簽免責書也看似屬于無奈之舉,因而一棒子將學校撂倒也并非理性行為。但無論理由如何,逼學生簽“生死狀”都屬于推卸責任的無情之舉,在法律上難以得到支撐。其實,學校最該做的事情是提高管理智慧,加強安全教育水準,而不是想著辦法和學生安全脫離干系。真正敞敞亮亮教育學生、愛護學生的學校,才會得到尊重。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