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一些基層鄉(xiāng)村干部墮落為“巨貪”的消息不絕于耳,幾百萬、幾千萬甚至上億元,屢屢刷新“吉尼斯紀錄”。對于這些“小官大貪”,人們習慣地稱之為“虎蠅”?,F(xiàn)實生活中,群眾為啥往往對這些“虎蠅”比那些“小老虎”還更痛恨?
天下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喜怒哀樂,雖然是人們的感情流露,但往往有其比較復雜的背景。“小官”最后墮落成“巨貪”不是一朝一夕的蛻變,而是一個演變過程。正是在這個過程中,這些“小官”的所作所為一次次挑戰(zhàn)人們的感情底線。
有權就任性。一些“虎蠅”雖然位低但權力卻很大、膽子很大,甚至無所顧忌,只要有利可圖,法律法規(guī)可能都會被拋之腦后。今年3月央視《焦點訪談》揭露的山東青島嶗山社區(qū)村委會賄選黑幕,幾個人居然拿錢敢公然給村民遞條子,要求部分村民“怎么選”、“選舉誰”。選舉權,是憲法賦予公民的基本權利,但在一些人竟然淪落到這般田地。不僅選舉,包括民生領域,諸如低保、醫(yī)保等從中央下達的惠民政策,一些基層干部都敢在上面做“手腳”?;鶎尤罕妼@些現(xiàn)象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恨在心上,有許多還是敢怒不敢言。
常吃窩邊草。一些基層干部的官雖小但手上有著“絕對權力”,哪個人可以申請低保?誰家可以申領惠農資金?由于基層政府機關人員少、攤子大,一些監(jiān)督機制常常是“聾子的耳朵——擺設”,最后,這些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事情全由基層一兩個干部說了算。并且,有的基層干部搞利益均衡,對上級下達的惠農指標進行了“內部分配”,在少數(shù)地方,類似這些好事常常與貧苦百姓無緣,沒有真正用到刀刃上,而是給了有關系有來頭兒的人。所有這些情況,基層群眾誰都能看得清。面對如此不公,群眾的心里難免會生怨氣,久而久之,這種怨氣可能會成為一種痛恨。
耳聞不如目睹。一些媒體在報道少數(shù)高官貪腐案件時,由于篇幅所限,對于具體案情和細節(jié)常常比較簡略,而且貪腐的高官與基層群眾切身利益沒有發(fā)生正面沖突,所以,許多群眾往往是看完新聞也就完事了,有一些可能當作茶余飯后的談資,但特別較真的并不多。而一些基層小官卻不一樣,他們與群眾朝夕相處,而且對于有的基層干部群眾祖宗八代都在一起,誰有幾把刷子、誰有多大能耐……相互之間大家都知根知底,包括家庭經濟來源都一清二楚,所以,對于這些基層干部的貪腐案件,群眾往往最清楚,也就容易生發(fā)痛恨之心。既痛恨其膽大妄為,又痛恨制度漏洞,給國家和社會造成巨大損失。
消滅“虎蠅”,給百姓一片藍天,既要嚴懲,更要預防,進一步完善法規(guī)制度,尤其是加強對村干部的管理監(jiān)督。把好“入口關”,嚴格標準選人用人,防止當“甩手掌柜”,注重發(fā)揮群眾監(jiān)督、上級監(jiān)督的作用,切實做到選對人、選好人。扎緊制度的籠子,不留一點縫隙,把基層干部包括村干部都要納入依法依規(guī)管控的范圍,不能讓任何一個人漏網,抓早抓小,只要出現(xiàn)違紀苗頭,都及時采取適當措施進行處理,把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努力打造一支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的基層干部隊伍,真正成為基層群眾的帶頭人。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