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以來,華鎣市以“惠民幫扶”為主線,把扶貧開發(fā)作為踐行“三嚴三實”要求的實踐課堂,精準甑別貧困對象,致力于實現精準扶貧“三個全覆蓋”,創(chuàng)新推出扶貧方式,力爭讓貧困地區(qū)人民同全省人民一道攜手奔小康。
精確甑別貧困對象
7月20日,300余名市級部門、鄉(xiāng)鎮(zhèn)(街道)主要負責人和村(社區(qū))黨組織書記、主任成為“同學”,共同參加了精準扶貧對象甄別培訓。一次精準扶貧對象甄別培訓會,為何要把這么多“一把手”拉進來?
“無論是踐行‘三嚴三實’,還是精準扶貧的落實,黨員干部,尤其是各級各部門的主要負責人是關鍵因素。”華鎣市委組織部負責人說,精準扶貧的核心是要精準識貧,為避免出現扶貧政策“跑冒滴漏”的現象,使得到幫扶和領取扶貧資金的是真正的貧困戶,而不是“關系戶”。通過精準甑別,華鎣市共識別出25個貧困村、1.86萬貧困戶。
該市精心制定“精準扶貧工作結親結對幫扶活動指南”和“農村精準扶貧戶專項資金扶持明白卡”,明確了幫扶單位在精準扶貧結親結對幫扶活動中的工作任務,以及市政府、市級部門、鄉(xiāng)鎮(zhèn)(街道)、村(社區(qū))和貧困戶五個責任主體,解決了精準扶貧對象中的特殊困難戶怎么識別、怎么幫、扶持限度、幫扶目的等具體問題。
根據貧困村和貧困戶的實際情況,華鎣市認真踐行“三嚴三實”要求,逐村制定扶貧計劃,逐戶制定幫扶措施,并采取“一戶一策、一戶多策”的辦法明確幫扶重點,統(tǒng)籌安排扶貧資金、惠農政策資金、結對幫扶資金,直接到戶資金戶均達到2000元以上,確保了貧困戶脫貧有辦法、發(fā)展有支撐。
在扶貧中踐行“三嚴三實”
7月17日,華鎣市旅游局黨員干部,來到高興鎮(zhèn)高興村5組村民蔣昌吉家中,專程為他送去幫扶資金和慰問物資,并共同研究了因地制宜發(fā)展產業(yè)、早日擺脫貧困的舉措。
在推進精準扶貧過程中,該市將“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謀事要實,創(chuàng)業(yè)要實,做人要實”的“三嚴三實”工作作風滲透到精準扶貧結親結對工作中,全力抓好“扶貧對象精準、扶貧項目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扶貧措施精準、駐村幫扶精準、脫貧成效精準”,切實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該市以“惠民幫扶”為主線,堅持以科學扶貧、精準扶貧為根本,以專題教育助推精準扶貧,以精準扶貧深化專題教育,安排89個部門的1600余名干部職工結對幫扶貧困群眾1.1萬余人,扎實開展結親結對幫扶貧困戶活動,實現了對貧困村(社區(qū))開展扶貧幫扶全覆蓋、對所有貧困戶開展結親結對全覆蓋、機關企事業(yè)單位干部職工參與結親結對幫扶全覆蓋,著力拔除貧困地區(qū)、貧困群眾“窮根”。
5048名貧困戶成功“摘帽”
精準扶貧工程是重大民生工程,其工作的好壞直接檢驗著黨員干部的作風建設情況。華鎣市委把精準扶貧成效作為檢驗“三嚴三實”專題教育的重要標準,并就如何以專題教育成果助推精準扶貧提出了工作要求。
該市創(chuàng)新舉措,瞄準核心精準發(fā)力,確保精準扶貧落地落實,創(chuàng)新推出“114工作法”和保障型救助式扶貧、發(fā)展性幫扶式扶貧、激勵型引導式扶貧、扶志型扶貧四類扶貧方式,對確定的貧困村和貧困戶,全部建檔立卡,做到“戶有卡、村有冊、鄉(xiāng)有簿、市有檔”。各幫扶單位和幫扶人密切結合各行業(yè)、各單位業(yè)務職能,圍繞“五大扶貧工程,12項重點工作”,重點解決貧困村和貧困戶的危房改造、飲水、用電、交通等難題。
2014年以來,華鎣市累計投入專項扶貧資金3455萬元,直接扶持到戶資金近600萬元;成功整合項目資金8232萬余元,引導社會投入扶貧資金6431萬余元,目前已有5048名貧困戶摘掉了“貧困帽”。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