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兩個轉變”:中國與世界的互動發(fā)展
習近平同志關于國際關系的第三個重大的思路,就是他提出“兩個轉變”,要把世界的機遇轉化為中國的機遇,同時要把中國的機遇轉化成世界的機遇。
習近平同志把這“兩個轉變”看的非常重,他甚至提到了一個高度。他說,“和平發(fā)展道路能不能走得通,很大程度上要看我們能不能把世界的機遇轉變?yōu)橹袊臋C遇,把中國的機遇轉變?yōu)槭澜绲臋C遇,在中國與世界各國良性互動、互利共贏中開拓前進。”
下面我們具體看一看有哪些機遇等著我們。
首先,和平發(fā)展合作共贏成了時代潮流。冷戰(zhàn)集團對抗沒有了,任何國家和國際集團再也無法單獨主宰國際事務,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超級大國一手遮天的時代過去了,在這樣的一個背景下,經(jīng)濟利益的權重超過政治利益,一個拐點到了。什么意思?就是經(jīng)濟優(yōu)先現(xiàn)在成了世界各國的共識了,搞經(jīng)濟、要發(fā)展是主旋律,而這個主旋律對我們中國是有利的。為什么呢?搞經(jīng)濟是中國強項。
如果這個世界窮兵黷武是主旋律的話則對美國有利,那是美國的強項,如果搞經(jīng)濟就對我們有利了。大家可能都注意到了,這次亞投行我們就是拼經(jīng)濟,為什么我們能站到上風?美國挨個給他的盟國打招呼說不準入,為什么英國帶頭反悔了,接著雪崩,連最老實的韓國最后一天也入進來了,不聽美國話了,往中國亞投行靠,為什么?那就是經(jīng)濟利益超過政治利益,英國說我要賺錢,亞洲的機會太好了,我不能失掉這個機會,我要搭中國這個便車;韓國也要搭中國的便車。為什么?因為韓國跟中國的貿易額是韓國跟美國貿易額的兩倍,中國是他最大的貿易伙伴,貿易額超過美國的兩倍,不能得罪最大的金主,這就是他們的想法,這個拐點美國是沒法左右的,所以英國率先過來。
有人會說亞投行進了這么多西方國家,那我們還能不能控制了,能不能發(fā)揮主導?還是能的。因為我們已經(jīng)預設了規(guī)則,域外的國家最多只能占股份的25%,75%的主導權在亞洲國家。但是亞投行為什么非要吸收這么多西方國家進來呢?因為西方國家一進來,信用等級就提高了,特別是英國是老牌金融帝國,他一進來等級提高了。如果一個西方國家沒有,我們亞投行的等級就可能比較低,可能只是B級,那么你融資的成本就高了。而老牌帝國英國率先進來,立馬提到A級。之后一群西方國家都進來了,法國、德國、意大利全來了,等級又提高了,變成兩個A了,融資更方便了。當然如果美國進來,那我們就可能三個A,最高等級。所以雖然美國反對,但是我們現(xiàn)在做美國人工作。我們不是挑戰(zhàn)你那個世界銀行,我們是做了補充,我們也歡迎你進來。美國進來那就3個A,但他也主導不了,你在25%里面分,我們還是占主導,這個氛圍對我們是有好處的。
第二,國家安全局勢總體還是向好的。雖然有局部緊張,局部動蕩,這個主要在西亞北非,敘利亞、伊朗、伊斯蘭國,全都在那亂套了。但是我們中國沒有處在矛盾的焦點上,我們沒有卷進斗爭的漩渦里面,包括烏克蘭的危機我們也沒有完全卷進去,是美俄卷進去了。美俄是焦點,中東這邊美國是焦點,我們都處在超脫的位置,對我們有利的環(huán)境還是可以繼續(xù)下去的。
第三,一大批發(fā)展中國家走上發(fā)展的快車道,國際力量的對比開始朝著有利于和平方向發(fā)展。
第四,中國自身力量正在不斷增強。習近平同志去年11月份在中央外事工作會議上說,我們最大的機遇是什么?就是我們自己的力量發(fā)展壯大,解決難題的能力就增強了,這是我們的機會。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