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三嚴三實”是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遵循,是對黨員干部作風建設的進一步升華,為基層干部在服務群眾工作提供了行動指南。
“三嚴三實”在內(nèi)容上互為關聯(lián),在內(nèi)在邏輯上是一個統(tǒng)一而嚴密的整體。“三嚴”是內(nèi)在原則,“三實”是外在表現(xiàn)。對基層干部來講,就是要在基層工作實踐中思想上做到“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行動上做到“謀事要實、創(chuàng)業(yè)要實、做人要實”。通過“三嚴”的內(nèi)化到“三實”的外在的行動來贏得老百姓的認可、支持和信任。
“三嚴三實”,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又一重要思想,是對黨員干部牢記宗旨、永不忘本的明確要求,針對性、指導性兼具,各級領導干部必須深刻領會,自覺實踐。“三嚴三實”,是一個統(tǒng)一而嚴密的整體。嚴以修身是根本,只有從價值觀與信念上打造了“金剛不壞之身”,才能做到任憑“四風”及其各種變種滋擾,“我自巋然而不動”。嚴以用權是核心,只要時刻牢記“權為民所賦,權為民所用”,就不會背離用權的初衷。如果心無敬畏、手無持戒,必然是目無群眾、目無法紀,最終踏上不歸路,為干部群眾所唾棄。
“三嚴三實”,是對作風建設的新要求。“三嚴三實”繼承和發(fā)揚了我們黨作風建設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與黨的作風建設理論一脈相承。同時,“三嚴三實”第一次由人及事及權,把做人做官做事作為一個整體提出;第一次從修身、用權、律己、謀事、創(chuàng)業(yè)、做人六個方面提出要求,既給為官之道指路,又為行為準則定向;第一次把作風建設凝練為“嚴”、“實”兩個維度,既針對道德問題,又針砭為政時弊,是對黨的作風建設要求新的科學概括。
“謀事要實”就是要從實際出發(fā)謀劃事業(yè)和工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靠實干,基本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要靠實干,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靠實干、落實“八項規(guī)定”、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等等,這一系列重要講話、新的舉措,表達了中央領導以“謀事要實”的精神托舉中國夢的決心。
“創(chuàng)業(yè)要實”就是要腳踏實地,兢兢業(yè)業(yè),勤勤懇懇的工作。做到務實不務虛、謙虛不驕傲、誠實不做假、惠民別糊弄,堅決杜絕“蜻蜓點水式”的落實,杜絕虛而不實的“花架子”,充分運用多種形式,凝心聚力,層層傳遞壓力,逐級抓好落實。要親自到基層,接地氣、聽民意,對各項制度措施的推進實施情況跟蹤了解,對不適應、不符合的及時調(diào)整,對好的經(jīng)驗做法及時總結(jié)推廣。
“做人要實”就是要對黨、對組織、對人民、對同志忠誠老實.做老實人、說老實話、干老實事,襟懷坦白,公道正派。要發(fā)揚釘釘子精神,保持力度、保持韌勁,善始善終、善做善成,不斷取得作風建設新成效。要認清“紙上談兵,不如下馬服務”、“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等道理,實實在在深入到群眾中去,扎扎實實為農(nóng)牧民辦實事、辦好事,樹立起群眾心中的“親民”形象。
實踐證明,“嚴”是改進作風建設的根本保障。黨員領導干部須常常“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嚴字當頭,以修身增強黨性,以慎行管好權力,以守紀保持形象。
一是潛心學習,提升學習境界。學習是行動的先導,只有扎實學習理論知識,才能更好的指導工作實踐。
二是奮發(fā)有為,提升思想境界。發(fā)展創(chuàng)新是硬道理,牢固樹立與時俱進的理念,始終把轉(zhuǎn)變作風、增強為民服務意識作為第一動力來抓,找準切入點,抓住關鍵點,創(chuàng)造閃光點,實現(xiàn)以創(chuàng)新發(fā)展促和諧,以真抓實干促提升。
三是勤懇真摯,提升作風境界。在服務群眾的實際工作中,自覺堅持“服務大局,時不我待”的工作理念,始終堅持以換位思考的形式開展工作,以“我是基層黨員干部,為民服務是我的職責”的思維方式做好為民服務工作。
四是清正廉潔,提升道德境界。清正廉潔是為政之本,以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牢固樹立廉潔勤政信念,堅持遵守紀律不打折扣、執(zhí)行政策不走樣子,反腐倡廉不搞形式。
“三嚴三實”是對黨員干部的基本要求,作為基層黨員干部更要以身作則,堅持干字當頭,撲下身子,以務實的工作作風,百折不撓的精神,開創(chuàng)各項工作的新局面。
【公文寫作欄目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p>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