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一系列講話中闡述了依法治國與黨的領導之間的關系,指出“黨大還是法大”是一個政治陷阱,是一個偽命題。習近平說:“對這個問題,我們不能含糊其辭、語焉不詳,要明確予以回答。”他還指出,對各級黨政組織、各級領導干部來說,“權大還是法大”才是真命題,“不能以黨自居,不能把黨的領導作為個人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的擋箭牌”。
近日,《習近平關于全面依法治國論述摘編》出版,該書摘選自習近平講話、報告、批示、指示等30多篇重要文獻。其中,該書第二篇重點厘清依法治國和黨的領導之間的關系,部分精彩講話如下:
我們強調(diào)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tǒng)一,最根本的是堅持黨的領導。堅持黨的領導,就是要支持人民當家作主,實施好依法治國這個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法治是一致的,只有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才能充分實現(xiàn),國家和社會生活制度化、法治化才能有序推進。不能把堅持黨的領導同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對立起來,更不能用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來動搖和否定黨的領導。那樣做在思想上是錯誤的,在政治上是十分危險的。
——《在中央政法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4年1月7日)
在堅持黨對政法工作的領導這樣的大是大非面前,一定要保持政治清醒和政治自覺,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有絲毫動搖。我們既要堅持黨對政法工作的領導不動搖,又要加強和改善黨對政法工作的領導,不斷提高黨領導政法工作能力和水平。
——《在中央政法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4年1月7日)
我們必須搞清楚,我國人民民主與西方所謂的“憲政”本質(zhì)上是不同的。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zhì)的特征。我們說的依法治國,黨的十五大早就明確了,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規(guī)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jīng)濟文化事業(yè),管理社會事務,保證國家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逐步實現(xiàn)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我們講依憲治國、依憲執(zhí)政,不是要否定和放棄黨的領導,而是強調(diào)黨領導人民制定憲法和法律,黨領導人民執(zhí)行憲法和法律,黨自身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nèi)活動。我國憲法是以根本法的形式反映了黨帶領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取得的成果,反映了在歷史和人民選擇中形成的黨的領導地位。
——《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專題研討班上的講話》(2014年2月17日)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走對路。如果路走錯了,南轅北轍了,那再提什么要求和舉措也都沒有意義了。全會決定有一條貫穿全篇的紅線,這就是堅持和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是一個管總的東西。具體講我國法治建設的成就,大大小小可以列舉出十幾條、幾十條,但歸結起來就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這一條。
——《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2014年10月23日),《求是》雜志2015年第1期
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zhì)的特征,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最根本的是堅持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依法治國是我們黨提出來的,把依法治國上升為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也是我們黨提出來的,而且黨一直帶領人民在實踐中推進依法治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要有利于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有利于鞏固黨的執(zhí)政地位、完成黨的執(zhí)政使命,決不是要削弱黨的領導。
——《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2014年10月23日),《求是》雜志2015年第1期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