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3月12日宣布申請加入亞投行后,美國官員在公開場合斥責英國“不和美國商量”、“總是遷就”中國。對于美國的當面訓話,英國沒有立馬吱聲,但想必內(nèi)心不爽。這對過去經(jīng)常成雙結(jié)對出現(xiàn)在世界舞臺上的西方國家,是在鬧小別扭,還是真的出現(xiàn)了感情危機?
(圖片說明:3月13日,在日本東京,世界銀行行長金墉出席記者發(fā)布會。金墉表示,歡迎英國申請成為亞投行意向創(chuàng)始成員國。)
多少年來,美國自認是世界老大,在一些問題上,美國也都把自己放在老大的位置上去做事。既然以老大自居,美國必然要拉攏一些小弟兄,帶著他們,或暗地里搞搞小動作,比如“第五只眼”監(jiān)控計劃,或招招搖搖地去砸場子,例如新千年后的幾場戰(zhàn)爭。
在面子上,美國從沒讓這些小兄弟們吃虧,逢人便說他們是美國的堅定盟友。但面子當不了飯吃。特別是,在連老大的日子都不好過的時代里,弟兄們聽著美國唱盟友歌時,只能強顏作態(tài)。
更難受的是,為了面子,一些小兄弟們連“里子”都貢獻了出去,為了面子,即便老大背后耍陰,小兄弟們也只能把苦水往肚子里咽。一來一去,跟著老大,又圖到些什么?
在這些小弟兄中,英國是尤為特別的一個。特殊的歷史和人文因素讓英國和美國在過去半個世紀中時常步調(diào)一致,至少在外交事務中一唱一和,頗為和諧。但實際上,雙方私下里時有摩擦和不痛快,并非鐵板一塊。
(圖片說明:1月14日,在美國華盛頓白宮,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右)與到訪的英國首相卡梅倫邊走路邊聊天。)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