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阿爾巴尼亞共和國,簡稱阿爾巴尼亞,位于東南歐巴爾干半島西岸。歷史學(xué)家多半認為阿爾巴尼亞人的祖先是伊利里亞人。他們曾在公元前3世紀建立起一個王國。羅馬人決意攻占這個王國,以擺脫伊利里亞人對他們貿(mào)易船隊的威脅。公元前167年,阿爾巴尼亞被占領(lǐng)。在以后的幾個世紀中,這個國家又屢遭入侵。
阿爾巴尼亞共和國位于東南歐巴爾干半島西岸
給阿爾巴尼亞留下最深刻影響的是土耳其人的侵略。土耳其奧斯曼帝國的軍事入侵開始于1385年。當時一個阿爾巴尼亞王子與另一個王子發(fā)生糾紛,其中一個想借助于奧斯曼人。這樣,奧斯曼人得以在阿爾巴尼亞長時間地實行其統(tǒng)治。他們所遇到的最主要的抵抗,是由喬治·卡斯特奧蒂即斯坎德培所領(lǐng)導(dǎo)的抵抗運動。斯坎德培是阿爾巴尼亞名門之后,他曾被土耳其蘇丹俘虜當作人質(zhì),受過伊斯蘭教育,在土耳其軍隊服過役,并獲得了很高的軍銜。后來,他從軍隊逃出, 回到了祖國,他公開放棄伊斯蘭教信仰,皈依天主教,并領(lǐng)導(dǎo)了反對土耳其人的民族抵抗運動,斗爭了四分之一個世紀。1468年,隨著他的去世,在阿爾巴尼亞反對伊斯蘭教的最后努力宣告結(jié)束。從那以后,阿爾巴尼亞一直屬奧斯曼帝國管轄。1912年第一次巴爾干戰(zhàn)爭后,在奧匈帝國的扶植下于阿爾巴尼亞11月28日宣布獨立,1946年1月11日阿爾巴尼亞人民共和國宣布成立。1976年12月28日改稱阿爾巴尼亞社會主義人民共和國,1991年4月26日更名為阿爾巴尼亞共和國。
阿爾巴尼亞民間低聲部復(fù)調(diào)音樂2005年入選人類口述和非物質(zhì)遺產(chǎn)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