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推進依法治國專題研討班上強調(diào):全面依法治國,必須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shù)”。此語真可謂振聾發(fā)聵,一語中的。
回顧改革開放以來的歷史,我們黨一直都高度重視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就堅定提出了健全社會主義法制的歷史性任務;黨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國”確定為我們黨治國理政的基本方略,1999年“依法治國”正式寫入憲法;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作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戰(zhàn)略舉措!我們黨一刻也沒有放松過法治建設。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我國的民主法制建設經(jīng)過這些年的努力有了長足的進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jīng)形成,法制秩序逐步得到鞏固和加強。但也毋庸諱言,我國法治建設的成果和當前的法治環(huán)境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特別是與人民群眾的期望還存在著較大的差距。究其原因,其中一個最關鍵的因素是一些領導干部法治意識淡薄,沒有很好地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個別領導干部甚至藐視法律、知法犯法、執(zhí)法違法、司法亂法,敗壞黨風,影響社風,嚴重妨害了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進程。從黨的十八大以后查辦的一些大案要案來看,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早在2000多年前,司馬遷就說過:“法之不行,自于貴戚。”此話今天仍值得領導干部深思?,F(xiàn)在強調(diào)依法治國領導干部是關鍵,這是因為領導干部是法律實施的重要組織者、推動者、實踐者,代表著黨的形象和施政方向。領導干部的一言一行,對于一般干部和廣大群眾具有極大的示范效應,直接影響著一個地方或單位的思想意識、工作作風和工作成效,決定著黨政機關依法行政的質量,也直接影響著老百姓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程度。如果領導干部沒有法律意識,不依法行事,那么群眾就會看在眼里、記在心上,上行下效,這個惡劣的“示范效應”是巨大的。在這里“關鍵少數(shù)”決定著“社會大多數(shù)”。
領導干部人數(shù)雖少,但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偉大事業(yè)中是極為關鍵的。領導干部要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進程中當模范、做表率,知行合一、以身作則,走在前列。領導干部要帶頭尊崇法治、敬畏法律,牢固樹立“憲法法律至上”的觀念,牢記法律紅線不可逾越;要帶頭了解法律、掌握法律,系統(tǒng)學習法律,尤其是要弄明白什么事能干,什么事不能干,不能當“法盲”;要帶頭厲行法治、依法辦事,干什么事都要在法治之下,絕不能拍腦袋辦事。在研究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等重大問題時,既要考慮發(fā)展的質量和社會的效益,更要考慮法律規(guī)范,看是不是于法有據(jù);在日常生活中,領導干部也要帶頭遵紀守法恪守社會秩序,眼盯“紅燈”,不越雷池。
《論語·顏淵》有句話:“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只要領導干部遵紀守法,把尊法學法真正落實到守法用法上,落實到具體實踐中,對廣大群眾而言就是無聲的命令,就是不說話的宣傳教育,就是示范引領。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提升全民的法治意識,推動法治環(huán)境建設,實現(xiàn)公平有序的法治社會。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