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運金牌榜緣何“死而復生”?
不管是什么樣的原因造成了這樣的“烏龍”,這件事恰恰反映了體育部門棄之不得的政績觀。而“唯金牌論”的政績觀,也絕不是一個不公布全運金牌榜就可以改變的。
目前中國的整個體育系統(tǒng),圍繞全運會已經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生態(tài)體系:從官員的選拔考核、運動員的培養(yǎng)以及奧運會參賽名額等等都由此衍生,而金牌恰恰是目前衡量地方體育部門政績的最重要標準。有媒體評論,如果沒有新的評價體系替代用金牌數(shù)量來評價的體系,即便明面上取消了成績榜,但對于各代表團來說很可能就是嘴上不說私下較勁。
建立新評價體系任重道遠
從1996年開始,為了更加調動各省市區(qū)培養(yǎng)奧運人才的積極性,國家體育總局出臺了“將奧運會獎牌帶入全運會”的舉措。可以說國家的“奧運爭光”戰(zhàn)略也直接培育了目前全運會緊緊圍繞奧運會生存的格局。
中國競技體育都是以在奧運會賽場上爭金奪銀為國爭光為最高目標。國家、地方重獎奧運冠軍、全運冠軍也是在專業(yè)訓練體制下中國運動員獲得經濟回報的最重要來源。如果這些重獎以及附加的各種政治待遇取消或發(fā)生改變,專業(yè)培養(yǎng)運動員的體系也失去了生存的土壤。2015年的全國體育局長會議,國家體育總局局長劉鵬表示要著手建立新的體育系統(tǒng)評價體系,但如何重新構建依然任重道遠。
要對金牌榜“擺烏龍”零容忍
通過這一事件,大體可窺見體育排名背后的利益較量之激烈。雖然,體育總局在事件曝光后隨即采取了“滅火”措施,稱是“由于工作人員失誤”造成的,但是許多網民都認為,“工作人員”不過是“臨時工”的代稱而已。確實,正式公布一份政府文件,是有嚴格審核程序的,特別是在中央巡視組對相關部門的工作提出整改意見之后。當然,“工作草率”導致的失誤,并非沒有可能,但放在體育反腐的視野之下,這樣的“失誤”不可思議,難免讓人覺得有蹊蹺,是慣性還是其他什么原因?
取消全運會金牌榜和亞奧兩會貢獻獎評選,在中國意義重大。雖說獎牌可稱之為競技體育的靈魂,不可或缺,但體育獎牌排名之于中國,往往意味著非體育因素的較量。比如,金牌數(shù)量之于政府官員,意味著政績和財政撥款;金牌之于運動員,意味著滾滾財源。于是,為了金牌,暗箱操作、集體舞弊等丑聞,屢見不鮮。前不久,被判刑10年的體育總局拳擊跆拳道運動管理中心副主任趙磊,就曾收受河南省體育局30萬元的賄賂款,在全運會上幫助該省代表團獲得跆拳道項目的金牌。
當體育事業(yè)淪為沖刺金牌,當金牌淪為扭曲的政績和暴利,可以想見,體育事業(yè)的公帑更多只用于少數(shù)人的錦上添花。因此我認為,中央紀委對于體育事業(yè)的反腐和整風,與十八大報告中關于“全民健身”的指導精神,是相輔相成的。去年10月,國務院印發(fā)的《關于加快發(fā)展體育產業(yè)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提出,要將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zhàn)略??墒?,如何將這一國家戰(zhàn)略落到實處?那就是將體育撥款花到全民健身刀口上,不要再浪費在扭曲的政績甚至貪污腐敗之上。
基于此,中央紀委對這次全運會金牌榜烏龍事件,應嚴肅查處??纯词鞘д`還是有意,并以此為契機,斷了利益集團的非分之想,最終為全面落實群眾體育、全民健身開好路。
但愿獎牌榜“死而復生”只是程序烏龍
中央巡視組對于體育總局放出如此烏龍,迅速作出反應,表示“要認真核查,要追究責任”,這既是對問紀問責嚴肅性的維護,也是對公眾應有的交待姿態(tài)。
或許,此事正如體育總局所言,可能是工作程序的失誤。一套曾經運行了多年的系統(tǒng),一旦做出調整,或者,系統(tǒng)中的某個環(huán)節(jié)停止運行,難免會出現(xiàn)各種“Bug”。若是工作失誤,也在情理之中。若真是如此,就是一件不大的小事。但是,有關方面也應該看到,即便是一件小事,造成的惡劣影響卻一點不小。
僅僅相隔4天時間,腔調如此相反,這難免會令公眾認為,體總方面是在敷衍中紀委巡視組。當然,在目前的氛圍下,這種可能性不是很大。但是,一個小小的“Bug”也說明,在體育系統(tǒng)內部可能有些舊的利益格局仍然根深蒂固,一些不良積習仍然難以改變。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