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發(fā)揮高校哲學社會科學育人功能,構建中國特色的哲學社會科學話語體系
高校哲學社會科學承擔著重要的育人功能。不同的哲學社會科學話語體系承擔著不同的育人功能。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哲學社會科學學術話語體系建設關系到“培養(yǎng)什么人”“怎么樣培養(yǎng)人”的根本問題。在當代中國,哲學社會科學承擔著培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功能。實現(xiàn)這個功能,最重要的是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加強哲學社會科學學術話語體系建設。
哲學社會科學要通過自身獨特的學術話語體系教育引導青年學生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引導青年學生正確看待歷史、正確把握現(xiàn)實,積極擁護黨的基本路線,積極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哲學社會科學要通過中國特色的話語體系,及時總結黨和人民在實踐中創(chuàng)造的新經驗和獲得的新認識,有力回答現(xiàn)實生活提出的、干部群眾關心的重大理論問題,善于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同各種錯誤思潮進行積極斗爭,幫助廣大干部群眾樹立正確的思想理論認識。
發(fā)揮高校哲學社會科學育人功能,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術話語體系,必須扎根中國大地,立足中國實踐。只要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立足中國實踐、總結中國經驗、解決中國問題,我們就一定能夠不斷打造出中國特色的哲學社會科學學術話語體系。因此,讓理論更加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既是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術話語體系的當務之急,更是長遠之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開辟和拓展了中國道路,形成和發(fā)展了中國經驗,這是打造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術話語體系的源頭活水。構建中國特色的哲學社會科學話語體系必須真正讀懂讀透中國經驗,以中國的理論研究解讀中國實踐,打造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學術話語體系,不斷增強人們的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和民族認同,不斷開拓馬克思主義理論和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話語體系發(fā)展的新境界。
四、增強陣地意識,始終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的同志一定要增強陣地意識。宣傳思想陣地,我們不去占領,人家就會去占領。做好高校宣傳思想工作,一定要不斷增強陣地意識,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
課堂講壇是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主陣地。要抓好課堂講壇的陣地管理,嚴格落實好“學術研究無禁區(qū)、課堂教學有紀律”這一要求,把堅持黨的基本路線、遵守國家憲法法律、履行教師義務作為教學基本要求,制定課堂教學管理辦法,嚴格執(zhí)行教學考核、教材使用、教學過程督導制度,對在課堂教學中傳播錯誤觀點和言論的,要給予嚴肅批評教育,對造成嚴重影響的,要依法依規(guī)依紀堅決予以處理。高校教師要始終忠誠于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yè),嚴肅認真對待自己的職責,堅守政治底線、道德底線、法律底線與學術底線,積極引導學生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中國共產黨,幫助學生筑夢、追夢、圓夢,讓一代又一代年輕人成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建設者與實踐者。要落實好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嚴守宣傳紀律,真正負起管理責任,絕不給各種錯誤觀點在校園傳播提供渠道。
加強高校的網絡管理,努力把高校網絡建設成為立德樹人的重要平臺。當今時代,互聯(lián)網已經融入社會生活方方面面,深刻改變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如何做好高校網絡宣傳思想工作,已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突出問題。做好高校宣傳思想工作,關鍵是要占領網絡陣地,用正面的聲音主導這塊陣地,用正面的形象占領這塊陣地。
當前,高校宣傳思想工作面臨著十分復雜的形勢,做好這一工作,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我們要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工作,牢牢掌握高校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領導權和話語權,不斷開創(chuàng)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新局面。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