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說明:1月31日,烏克蘭前總統(tǒng)庫奇馬在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說,當天舉行的烏克蘭問題三方聯(lián)絡小組會談因烏東部民間武裝方面的原因而破裂。圖為在明斯克,庫奇馬(中)參加會談后離開。)
坐下來談已屬不易
在烏克蘭問題上,也許正印證了那句話“能坐下來談就是勝利”。在矛盾分歧如此深、相互信任空前脆弱、危機局勢不斷升級的情況下,停了一個多月的明斯克會談再次舉行,本身就是件不容易的事。
此次明斯克會談原計劃30日舉行,但由于烏克蘭沖突雙方在與會人選問題上各持己見,最后勉強推遲到31日舉行。烏克蘭當局要求在烏東部自行宣布成立的兩個“共和國”領導人扎哈爾琴科和普洛特尼茨基出席會談,而烏東部民間武裝則要求烏克蘭政府派出現(xiàn)任官員而非前總統(tǒng)與會。不過,最終參加本次會談的仍然是烏克蘭前總統(tǒng)庫奇馬、歐安組織特別代表塔利亞維尼、俄羅斯駐烏克蘭大使祖拉博夫和烏東部民間武裝的兩名代表。
(圖片說明:1月31日,俄羅斯駐烏克蘭大使祖拉博夫抵達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
分析人士認為,若是連談判人選都成為雙方討價還價的籌碼,那么其他重要的問題,如雙方后撤重型武器、建立30公里隔離帶、緩解人道主義災難、防止繼續(xù)造成大量平民傷亡、保障人道主義救援物資安全運抵沖突地區(qū)、就烏東部兩個州的地位問題達成妥協(xié)等,就更加難以談攏。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