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開年,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繼續(xù)推動其“俯瞰地球儀外交”策略,于本月16日至20日對埃及、約旦和巴以地區(qū)進行了密集訪問。
這是安倍去年12月24日重新組閣后的首次出訪。分析人士認為,國家領導人的年度首次外訪通常被視作外交開局,安倍此行的意圖在于通過援助撈取政治支持,維護日本在中東地區(qū)的利益,并為其經濟尋求增長點。

(圖片說明:1月18日,在約旦首都安曼,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前右)檢閱儀仗隊。)
收買人心
安倍16日開始訪問中東國家。他在訪問埃及和約旦后,造訪了耶路撒冷和巴勒斯坦,原計劃他還將訪問黎巴嫩和土耳其,但由于突發(fā)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綁架日本人質事件,安倍縮短行程提前回國。
分析人士認為,與安倍2013年密集訪問海灣國家的“能源外交”策略相比,此次出訪地都不是“能源大國”,因此他此行的重點有更多政治考量。
1月17日,安倍訪問開羅時,承諾將為中東地區(qū)的基礎設施建設提供25億美元新援助,其中2億美元用于應對來自“伊斯蘭國”等極端組織的威脅。
安倍將埃及視為“地區(qū)關鍵性大國”,所以也為之開出大單。據當地媒體報道,日本將為埃及提供3.6億美元貸款,用于建設機場、電力等基礎設施。在第二站約旦,安倍表示日方將提供1.25億美元以支援該國救助敘利亞難民。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