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輸送是山頭主義的本質特點。一些領導干部熱衷于搞山頭主義,團團伙伙、拉幫結派只是表象,權力攀援、利益交換才是問題的本質。他們把分管領域當成私人領地,用公共資源作為結交資本,以權力交換維系幫派關系,形成權錢交易、人身依附、對抗法紀、抱團腐敗的利益集團,在政治、經濟、社會等各個領域形成形形色色的潛規(guī)則,導致各種各樣的“逆淘汰”。如:投機淘汰忠誠,空談淘汰實干,霸氣淘汰正氣,關系淘汰能力,腐敗淘汰清廉,平庸淘汰優(yōu)秀。山頭主義還有一種特殊形式,即官商勾結。官商之間,勾勾搭搭,官員成為富商的保護傘,富商充當官員的“提款機”,互通有無,各得其所。“山頭”沒有同志情,喚一聲“大哥”示“血緣”,叫一句“老板”表“忠心”。然而“山頭”溫情的面紗掩蓋不了庸俗的關系、骯臟的交易,它與其說是誘人的“名利場”,不如說是溫柔的“陷阱”、腐敗的“深淵”。在呂梁,官商勾結已是公開的秘密,因為富商的幕后贊助,官員官運亨通;由于官員的背后支撐,富商財源滾滾。
壞黨亂政是山頭主義的最大危害。拉山頭,搞宗派,無疑害人害己,令人痛心,但傷害最大的還是黨和政府。一個領導干部的成長進步很不容易,傾注了組織的大量心血,一旦腐敗墮落、身敗名裂,辜負黨和人民的培養(yǎng),用習近平同志的話說“很痛心”,“有一種恨鐵不成鋼的感覺”。尤其嚴重的是破壞了黨的團結,踐踏了黨內民主,阻礙了政令暢通,削弱了中央權威,疏離了黨群關系,消弭了政府公信力,渙散了組織紀律,滋長了家長制、一言堂、本位主義,導致了各種潛規(guī)則,成為全面深化改革、實現依法治國、深入反腐倡廉、構建和諧社會的“攔路虎”“絆腳石”,必須痛下決心,徹底鏟除。
注重運用警示教育。加強和改進思想教育,既克服教育虛無主義,又避免搞形式主義的花架子,突出問題導向,著眼于管用見效,不搞空對空。嚴明廉潔自律各項要求,明確底線,把握紅線;剖析山頭主義典型案例,認識危害,引起警醒;安排落馬官員現身說法,對照檢查,深刻反思;組織監(jiān)獄現場教育,明辨榮辱,敬畏法紀。
嚴肅黨內政治生活。黨內政治生活講政治、講原則、講規(guī)矩,能夠有效防止和遏制山頭主義,形成風清氣正、政通人和、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良好政治生態(tài)。要明晰規(guī)矩,強化約束,把中央“不允許搞團團伙伙、幫幫派派,不允許搞利益集團、進行利益交換”的要求落到實處;切實增強黨內民主,大力培育有話當面說、有話擺到桌面說的好風氣,做到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言者無罪,聞者足戒;開展積極的思想斗爭,堅持用整風的精神排查、清除隊伍中的作風之弊、行為之垢,從而達到團結——批評——團結的目的,克服民主生活隨意化、平淡化、娛樂化、庸俗化。
把權力關進籠子里。造成山頭主義與監(jiān)督缺位密切相關,凈化政治生態(tài),關鍵是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堅持民主集中制,克服個人獨斷專行和軟弱渙散現象;建立健全重大事項決策機制,陽光操作、規(guī)范運行;嚴格執(zhí)行黨政干部選拔任用條例,不拘一格、五湖四海選拔人才;完善干部選拔任用責任追究機制,糾正選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風;落實領導干部日常監(jiān)督管理制度,尤其是黨委主要領導和紀檢監(jiān)察、組織人事部門負責人要盡職盡責,對干部出現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咬耳朵”“扯袖子”,防微杜漸,防患未然。
選好用好“一把手”。如何選人用人,歷來是反映政治生態(tài)的風向標。用一賢人則群賢畢至,見賢思齊就蔚然成風。要精挑細選“一把手”,落實習近平同志“好干部”的標準,突出敢于擔當、清正廉潔,決不能讓拉幫結派、我行我素的所謂“能人”“強人”擔任“一把手”;充分信任“一把手”,支持“一把手”大膽堅持原則、履行職責,理解寬容探索過程中的不足,科學對待群眾公認,不簡單以“票數”論英雄;重視監(jiān)督“一把手”,“信任不能代替監(jiān)督”,要按照五湖四海的原則配強班子,形成有效的內部約束機制,要建立領導班子分析研判制度,尤其要關注“一把手”的工作圈、生活圈,發(fā)現搞好人主義、放任拉幫結派的及時調整,如果搞團團伙伙、幫幫派派則嚴肅處理,絕不姑息遷就。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