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作為個人,我們不能帶以有色眼光去看待乞討者,但卻應帶著懷疑的眼光去辨別真假,這是對自己負責,更主要的是為了防止更多的犯罪乞討;作為政府,則亟需健全完善慈善機制,改變目前慈善機制落后于慈善熱情的現狀。
[關鍵詞] “四風” 常態(tài)化 長效化 問題導向 領導帶頭 群眾監(jiān)督
近期,網曝廣州、佛山、紹興、福州、九江等地出現駱駝乞討,有的駱駝還被砍斷四肢,以博人同情。從自殘乞討到脅迫未成年人乞討,再到虐害動物乞討,隨著經濟社會發(fā)展,“乞討大軍”不僅沒有消失,反而博取同情的技術手段愈加高超。
誠然,乞討人員當中有部分人確實存在困難,但不可否認,魚目混珠的假困難者占據絕大部分。細心的網友發(fā)現,在福州乞討的兩個乞討者,曾經在廣州、佛山等地乞討過,那作為生活困難者,他們如何把無法正常行走的駱駝從廣東帶到福建則是一個問號,再聯想到之前“明是乞丐暗是富翁”,以及更多的指使、操縱、脅迫未成年人和殘疾人乞討等犯罪團體的新聞報道,不禁讓人心生同情的同時心有憤慨。
作為個人,我們不能帶以有色眼光去看待乞討者,但卻應帶著懷疑的眼光去辨別真假,這并不是存有吝嗇的心理,而是如同對待慈善捐款一樣,是對自己負責,更主要的是為了防止更多的犯罪乞討。作為政府,則亟需健全完善慈善機制,改變目前慈善機制落后于慈善熱情的現狀,讓更多真正的困難者得到幫助,讓眾多熱心人的熱心不至于落空,更讓假困難者甚至是犯罪乞討者失去其生存的空間。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