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團結一致,邁向和平繁榮的共同體”為主題的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定于11月12日至13日在緬甸首都內比都舉行。如何深化中國-東盟全方位務實合作,打造自貿區(qū)升級版,落實好中國-東盟領導人提出的一系列重大倡議,推動東亞合作,將是會議的主要議題。
(圖片說明:第25屆東盟領導人會議11月12日在緬甸首都內比都開幕。圖為12日在內比都拍攝的峰會現(xiàn)場。)
觀察人士指出,中國-東盟的務實合作已走過“黃金十年”,成為東亞經(jīng)濟一體化的主要推動力。站在“鉆石十年”的新起點,雙方仍將以合作、互利、共贏,實現(xiàn)共同發(fā)展為主要目標,攜手建設更加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
“黃金十年”成果斐然
2003年10月,中國作為域外大國第一個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并與東盟建立了戰(zhàn)略伙伴關系。此后的十年被稱為中國-東盟合作的“黃金十年”。其間,雙方政治互信不斷增強,經(jīng)貿和其他領域的務實合作邁上一個又一個新臺階。
目前,中國是與東盟建立合作機制最多的伙伴國之一。雙方之間的領導人會議、12個部長級會議機制和5個工作層對話合作機制,以及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東盟中心等一系列合作平臺,充分體現(xiàn)出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和高水平的戰(zhàn)略合作。
(圖片說明:11月12日,應東盟輪值主席國緬甸聯(lián)邦共和國總統(tǒng)吳登盛邀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乘專機抵達內比都國際機場,出席第十七次中國-東盟(10+1)領導人會議、第十七次東盟與中日韓(10+3)領導人會議和第九屆東亞峰會,并對緬甸進行正式訪問。)
相關數(shù)據(jù)表明,中國與東盟的雙邊貿易額2004年至2013年十年間,從1059億美元增至4436億美元,翻了兩番多;截至2014年9月底,中國與東盟雙向投資累計達1231億美元,其中東盟國家對華投資超過900億美元。中國連續(xù)4年成為東盟第一大貿易伙伴和第二大出口目的地,東盟已成為中國第三大貿易伙伴和第四大出口目的地。
北京外國語大學亞非學院米良教授認為,在中國與諸多地區(qū)性的政府間國際組織的關系中,中國與東盟的關系是最緊密的,主要表現(xiàn)是,合作機制健全、政治互信度高、經(jīng)濟交往密切、文化交流深入。中國和東盟已建立起從經(jīng)貿、文化到反恐等一系列合作機制,這些機制已開始有效運轉。雙方互惠互利的合作關系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