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登海指的是歐洲大陸西北部到北海之間的一塊淺海及濕地。瓦登海北起自丹麥南部的海岸,遂向南至德國海岸后又轉向西到荷蘭。與北海之間有弗里西亞群島分開。瓦登海擁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資源。2009年,瓦登海的荷蘭和德國部分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2014年,世界遺產委員會對這一遺產的范圍進行了擴充。
瓦登海包括荷蘭瓦登海保護區(qū)和德國下薩克森和石荷州瓦登海自然公園。這是一個較平坦的遼闊的溫帶沿海濕地環(huán)境,由于物理和生物因素的復雜相互作用而形成,產生了眾多的過渡環(huán)境與潮汐通道、沙質灘涂、海草甸、貽貝床、沙洲、泥灘、鹽沼、入???、海灘和沙丘。所列遺址占整個瓦登海的66%,這里有著無數(shù)的動植物種群,包括港灣海豹、灰海豹、和港灣河豚在內的海洋哺乳動物。每年多達1200多萬只鳥在這里繁殖和越冬,在29個物種中,10%以上都能在這里生活。自然進程總體未受到擾亂的大型天然潮間帶生態(tài)系統(tǒng)所剩無幾,這個遺址就是其中之一。
瓦登海指的是歐洲大陸西北部到北海之間的一塊淺海及濕地
瓦登海,不僅僅是世界遺產
一個地區(qū)要想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必須擁有出色的價值,并保存完整,同時必須確保受到保護。聯(lián)合國科教文組織通過多個不同的標準來評定一個地區(qū)是否有資格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對于瓦登海,該組織認為它至少在三項標準中是全球獨一無二的。
物種多樣性獨一無二:瓦登海擁有多種不同的棲息環(huán)境,是許多動植物的棲息之所。這里有 10,000 多種陸生和水生動物,包含單細胞生物、魚類、鳥類和哺乳動物等多種生物。每年大約有 1,000 萬到 1,200 萬只候鳥要從位于西伯利亞、加拿大或斯堪的納維亞的繁殖地遷徙到位于西歐和非洲的越冬地,它們將在瓦登海進行短期或長期停留。因為只有這能為它們提供足夠的食物,幫助它們完成數(shù)千公里的旅程。
瓦登海是許多動植物的棲息之所
自然進化力量的鮮活體現(xiàn):如果要證明生活在淡水(來自陸地)和咸水(來自海洋)交匯地的自然物種、植物、動物如何進行自我調整以適應不斷變化的生存條件,瓦登海是全球獨一無二的最佳地點。在海風、沙土和潮汐的持續(xù)作用下,瓦登海創(chuàng)造了能夠適應這些變化的無比神奇的動植物。這種多樣性是自然發(fā)展的神奇結果,而這一過程從冰河時期就已經開始了。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