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這一切的努力,如果沒有強勢和堅持,依然難以鞏固。
“在中國需要一個強勢領導人的狀態(tài)下,習近平執(zhí)政從某種意義上講是天時地利人和。”黃靖直言。
黃靖總結強勢領導人的三個特點:第一是意志力堅強,第二個是有非常高超的政治技巧,第三個是有非常高超的管理和領導能力。
“習近平確實是這樣的一個領導,這是中國人的福音。”他說。
這樣的強勢,對內對外皆有。
2013年初,習近平在首次公開發(fā)表的外交政策講話中表示,中國絕不在其所認為的“核心利益”和“正當權益”上妥協(xié)。
“強勢不強硬。”《香港經濟日報》如此評價說,“既堅持捍衛(wèi)國家核心利益的原則性,但卻非咄咄逼人的強硬。”
軍隊更需要一個強有力的領導者。
上任伊始,習近平密集視察一線部隊,提出“強軍夢”和“三個牢記”的總要求,并在釣魚島、南海等敏感爭議地區(qū)有理有節(jié)地“亮劍”。
大公網報道稱,在數(shù)次軍內講話中,這位中國軍隊的最高統(tǒng)帥強烈表達出對國家主權和安全的憂患。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親自掛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中央網絡安全與信息化領導小組。
有些人擔心,強勢所帶來的權力高度集中。
要知道,中國在改革開放中積累的矛盾與問題,在國際外交中面對的急流與暗礁,在新形勢下面臨的威脅與危機,要應對與解決,如何不艱巨,不面臨挑戰(zhàn)?
沒有高度的權威,如何去推動頂層設計,如何來督促進一步的落實?
他以班長的身份挑起國家和民族的責任,以強勢的姿態(tài)改變著中國。這是時代賦予他的責任,也是他對自己的期許。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