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會回保安室看看
考試結果出爐,苗仁杰的英語成績過了學校的分數(shù)線,他順利參加了復試并最終被錄取,成為體育人文社會學心理方向的研究生,這個專業(yè)在這一方向上只招了兩人。苗仁杰也是北師大眾多保安中,第一個考上全日制學術型研究生的保安。
現(xiàn)在,開學已經20多天,平時中午沒事苗仁杰就會熟門熟路地去保安室與大家聊天。他說,他考上研究生后,學校又來了一個準備考研的保安,他可以為他提供經驗。
對未來,苗仁杰希望在專業(yè)課方面深入研究,喜愛的幾個運動項目要盡量達到專業(yè)水準,還要繼續(xù)努力學英語,出國看看。
“保安變研究生” 滿滿正能量
在現(xiàn)有的社會評價體系中,保安和研究生存在著鮮明的差異,“保安變研究生”在本質上是一種向上的社會流動。大學本科畢業(yè)之后工作屢屢受挫的苗仁杰,通過考研實現(xiàn)了人生突破。作為一個勵志樣本,“保安變研究生”生動地說明了自力更生才是年輕人實現(xiàn)階層跨越的最主要路徑。
臨時找個工作過渡也好,“曲線讀書”也罷,一些本科生選擇做保安既是無奈的生存策略,也是一種主動的理性選擇。同樣的保安崗位,沒有學歷的中年人會追求一種“保守的穩(wěn)定”,有學歷的年輕人則將它作為一個“跳板”。正所謂“近水樓臺先得月”,利用高校的學習資源圓自己繼續(xù)深造的夢想。
無論從財富、權力、聲望哪一個角度上看,在一個習慣用勢利標準來衡量一段生活的好壞的時代里,保安都在社會分層中處于底端位置。一旦“以財富論英雄”成為社會心態(tài),用金錢把社會成員分等級就很難說不是一種必然。從保安到名校研究生的角色轉變,說到底也是一個筑夢、追夢、圓夢的過程。
“保安變研究生”的難能可貴之處,在于它突破了“一步登天”的固化思維——只有懂得珍惜簡單平凡的生活,懂得生活比夢想更殘酷也更真實,才可能一步步走向成功。
一個好的社會,不能讓少數(shù)精英和天才“獨舞”,而應該讓大多數(shù)普通人只要努力就可以生活得更好。盡管這些人可能出身貧寒、天賦一般,但只要他們足夠努力,依然擁有向上社會流動和人生突破的渠道。只有這樣,社會才會更有生機和活力,普通人的精神世界才會擁有更多的光亮和溫暖。
“保安變研究生”之所以引發(fā)關注,就在于它的稀缺和清新,這也從側面說明階層固化導致向上的社會流動不夠充分。城鄉(xiāng)二元體制的鴻溝、社會資本主導下的就業(yè)歧視、以財富為核心的階層邊界、“娶不起”的婚戀困境……讓年輕人擁有更多改變命運的可能性,既需要個體的主觀努力,也需要減少一些制度壁壘和人為藩籬。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