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愛就是天堂”
從布達拉宮南眺,拉薩河對岸山巒起伏。那里就是慈覺林,拉薩著名的四大林之一。當年,文成公主抵達邏些城(今拉薩)后,隨行人員就聚居在慈覺林。如今,山腰處出現(xiàn)一處醒目的建筑,賦予了慈覺林嶄新的內(nèi)涵——西藏文化旅游創(chuàng)意園區(qū)。大型實景劇《文成公主》,就落戶在此。
夜幕降臨,我端坐在觀眾席上,這里可容納4000人。前方,聳立著兩座巍峨山峰——崩巴日山和那色山,須抬頭仰視才能望到山頂。兩山峰壑之間,便是實景劇的舞臺,星空為幕,山川為景。
空曠的舞臺上,燈光奇幻,音樂美妙,800名演員載歌載舞,演繹了一個蕩氣回腸的曠古傳奇:1300多年前,唐貞觀年間,吐蕃贊普松贊干布遣使長安,欲與大唐和親。奉唐太宗之命,文成公主帶著釋迦牟尼12歲等身像,還有書卷典籍、五谷種子、鋤犁和各種工匠,離開長安,踏上漫漫征途,歷經(jīng)九死一生,飽嘗千辛萬苦,終于到達邏些城,締結(jié)了一段溫暖千年的雪域情緣。
當我從劇情中走出來時,想起劉亮的一句話:“這部大劇,耗盡了馬新明書記的心血。”劉亮是拉薩市城關區(qū)區(qū)長,曾任拉薩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對《文成公主》劇場版和實景版的誕生了若指掌。
2011年底,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西藏自治區(qū)黨委決定,為推進西藏旅游文化發(fā)展,以文成公主為主題,打造一臺實景演出,大力宣傳漢藏民族交流融合,突出藏民族歌舞稟賦,用歌舞音樂劇的形式來表現(xiàn)。拉薩市委接受任務后,指定馬新明為副組長兼實景辦主任。隨即,從洽談合作、劇本及音樂創(chuàng)作、選址和征地,到演員選拔、排練,馬新明親力親為。
《文成公主》劇場版從籌備到進京正式上演,只花了4個月。因陣容龐大,只能在國家大劇院演出,但國家大劇院檔期一年前就已確定。馬新明與各方商談協(xié)調(diào),國家大劇院終于同意擠出5天時間。那段日子,馬新明與演職人員同吃同住,組織協(xié)調(diào)、媒體宣傳、票務銷售、進場施工、生活保障、觀眾組織……在京20多天,從未回過家。受文成公主事跡的感召,著名歌唱家譚晶和王莉不計條件,傾情加盟,欣然擔任A、B主角。
2012年10月,《文成公主》首演時,很多觀眾淚灑劇場,首都藝術界高度贊譽。北京市文聯(lián)黨組書記陳啟剛激動地說:“太壯觀、太美麗、太感人、太震撼!我給這部劇打滿分!”
為了確保實景劇的質(zhì)量和進度,馬新明事必躬親,要求下屬“當日事當日畢”“只能說如何行,不能說不行”。那些日子,工作人員經(jīng)常凌晨兩三點敲他的門。
拉薩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占堆介紹說,去年8月1日,《文成公主》實景劇正式開演,迄今已演出220場,接待觀眾38萬余人,票房收入1.3億余元。實景劇的推出,使西藏文旅產(chǎn)業(yè)邁上新臺階,同時,也結(jié)束了拉薩旅游“白天看廟,晚上睡覺”的尷尬,游客慕名而來,趨之若鶩。
“實景劇還為農(nóng)牧民提供了就業(yè)機會。”劉亮說,項目建設階段,僅慈覺林村群眾就增加了約3000萬元收入。開演后,又為群眾提供演員、保安、保潔、管理等近千個崗位,每年為群眾增加收入5000余萬元。“很多群眾白天是農(nóng)牧民,晚上是演職人員,連各家各戶的牦牛、馬、羊、藏獒,都成了舞臺上的‘明星’。”
我告訴馬新明,很喜歡劇中的幾句歌詞:“我想要生者遠離饑荒,我想要貧者遠離憂傷,我想要老者遠離衰老,我想要逝者從容安詳。”
“我最喜歡的還有三句,那是我們的內(nèi)心寫照。”馬新明輕輕哼唱,“天下沒有遠方,人間都是故鄉(xiāng),有愛就是天堂。”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