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香格里拉對話會落下帷幕。對話會舉行期間,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美國防長哈格爾一唱一和,點名或不點名地指責中國,進行無端的公開挑釁。面對這些不符合對話會宗旨的聲音,中方代表和官員先發(fā)制人巧妙反駁,并主動闡釋中國的亞洲安全觀以及中國在穩(wěn)妥管控危機、妥善處理分歧、避免海空意外突發(fā)事件等問題上的原則立場。
議題設置
炒熱話題是對話會賣點
“在過去的三、五年,大家對中國話題很感興趣,會議開始前,很多人會問我們什么級別的中國防務官員會參加對話會、中國代表團有多大、要在會上發(fā)表什么主題演講之類的問題。”來自會議主辦方的香格里拉對話會高級研究員鐘威廉博士對新京報記者表示。
隨著中國2007年參加香格里拉對話會以來,討論中國問題的聲音不斷升溫,中國在會上話語權不斷增加的同時,也遭遇一些不和諧的聲音。
為何在這個地區(qū)性多邊防務會議上會傳出這樣的聲音?鐘威廉解釋說,通常的會議中你不會聽到各國防長和官員們是如何討論的,例如在閉門會議中。在香格里拉對話會上,各國防長、代表和學者不僅能討論聲明、宣言和本國防務政策,還能向其他國家防務官員提問。由于這個論壇十分開放,所以一些提問和討論會比較有爭議。
曾于2008年參與香格里拉對話會定題的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安全問題專家査道炯向新京報記者表示,香格里拉對話會的深層基礎是想知道各國官員是怎樣互動的,標榜吸引力,將現(xiàn)職人員邀請來,然后將言論內(nèi)容公開,是這個會的賣點。設置敏感問題,炒熱話題從而引來關注是這個對話會所看重的。
對此,中國國防部發(fā)言人楊宇軍表示,通過香格里拉對話會這個平臺,可以增進雙邊、多邊的溝通互信,中方對參與此次對話會做了積極準備,希望通過主動發(fā)聲,闡述中國的亞洲安全觀,回應國際社會的誤解。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