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5月,我省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從第一環(huán)節(jié)的“學習教育、聽取意見”,開始轉(zhuǎn)向第二環(huán)節(jié)——“查擺問題、開展批評”。查擺問題、開展批評,是教育實踐活動承上啟下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必須堅持時間服務質(zhì)量,按照從嚴從實的要求精心做好工作。
自今年1月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啟動以來,我省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以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為指導,認真動員部署,深入開展形式多樣的學習活動,廣泛聽取黨員和群眾意見,為活動后面幾個環(huán)節(jié)的開展打下了良好基礎。但就全省而言,活動開展得仍不平衡,一些地方和單位仍然存在著工作不扎實不深入、用形式主義反對形式主義等問題;少數(shù)黨員干部中尚存在與己無關、急于闖關、心存僥幸等思想傾向。在第二環(huán)節(jié)開始后,我們要抓緊組織開展“回頭看”,深入排查活動中存在的問題,舉一反三,追根溯源,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確保查擺問題開展批評工作取得扎實成效。
查擺問題是解決問題的前提,要確保教育實踐活動取得實效,查擺問題一定要到位。
查擺問題要到位,首先要把繼承和弘揚延安精神作為“壓艙之寶”,錘煉黨性、改進作風。要聯(lián)系實際來照鏡子,照黨章之鏡,照延安精神之鏡,照革命傳統(tǒng)之鏡,照張思德、白求恩、焦裕祿等先進典型之鏡,看看自己到底做得怎么樣、到底存在哪些差距,把干部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包括發(fā)展上的問題、作風上的問題、選人上的問題,以及群眾反映較大的其他方面的具體問題,都認真細致地收集上來、匯總起來。
查擺問題要到位,必須嚴格標準要求。要對照“三嚴三實”要求,采取群眾提、自己找、上級點、互相幫、集體議等方式,深入查擺“四風”突出問題、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和聯(lián)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特別是發(fā)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問題。市、縣機關及其直屬單位、企事業(yè)單位和鄉(xiāng)鎮(zhèn)、街道領導班子、領導干部要聚焦“四風”,開展“六查”,即查修身嚴不嚴、查用權嚴不嚴、查律己嚴不嚴,查謀事實不實、查創(chuàng)業(yè)實不實、查做人實不實。村、社區(qū)等基層組織和黨員干部重點圍繞黨員意識強不強、服務群眾好不好、為民辦事公不公、自我要求嚴不嚴查找問題。
查擺問題要到位,必須具體到事、具體到人。這實際上就是要求大家要對號入座、躬身自省,看看哪些問題跟自己有關、哪些現(xiàn)象自身確實存在、哪些方面自己做得不夠。發(fā)現(xiàn)問題只是第一步,解決問題才是硬道理。要堅持邊學邊改、邊查邊改、立行立改、真改實改,從一開始就要改起來,讓群眾感受到活動帶來的新變化、新氣象。
查擺問題要到位,領導干部必須把自己“擺進去”。只有把自己擺進去,解剖好自己,知道什么地方有臟東西,才能除掉身上污垢、把身子洗凈,“四風”問題才能真正找出來。很多問題講起來不大好聽,對臉面和情面可能會有所影響。但是,作為領導干部應該有這個膽略、這個氣魄,敢于“拿自己開刀”、敢于“向自己開炮”。
“教者,效也,上為之,下效之”。查擺問題要到位,就是要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級帶著一級干,確保教育實踐活動不虛、不偏、不空、不走過場,推動作風轉(zhuǎn)變的層層深入。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