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以群眾滿意為標準,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
近年來,我市群眾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開展“三級視頻接訪”打造人民滿意信訪;社會治安綜合網(wǎng)格化管理開創(chuàng)基層管理新模式,社會治理集成創(chuàng)新“六零六好”經(jīng)驗織牢社會治理網(wǎng)底等等,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積極肯定,贏得了廣大群眾的普遍認同,為實現(xiàn)廣大群眾利益訴求、推動社會和諧建設提供了有效途徑。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在新的形勢下,各種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層出不窮,群眾對我們的要求越來越高,我們和群眾要求還有很大距離。我們要深刻認識和正確把握當前世情、國情、民情帶來的新變化,始終保持清醒的政治頭腦,以群眾滿意為標準,牢牢掌握工作的主動權,努力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
(1)總結經(jīng)驗,充分認識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從我們學習的群體性事件典型案例來看,都是在處置過程中,一些干部作風粗暴、工作方法簡單,矛盾處理不當而引發(fā)的社會不穩(wěn)定事件。這些事件看似偶然,實屬必然。從這些案列中我們深刻認識到:認真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尊重群眾、相信群眾、依靠群眾,確保黨的決策符合人民群眾的意愿和利益,是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各種不穩(wěn)定因素,保障重大事項的順利實施和社會穩(wěn)定的有效途徑。近年來,隨著各種思想和利益的多元化,各類社會矛盾相互疊加,因涉法涉訴、企業(yè)改制、水庫移民、征地拆遷、交通事故、礦群矛盾、醫(yī)患糾紛、就業(yè)壓力等等因素引發(fā)的問題時有發(fā)生,社會管理難度增大。從黨和政府方面看,我們的政策、手段、方式還不夠完備,不能完全妥善協(xié)調和處理好各方面的利益關系,容易引發(fā)社會貧困群體的對立情緒;另一方面,由于受到財力的制約,導致不少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沒有得到有效解決,特別是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群眾的要求和政府能提供的服務還有明顯差距,這也從某種程度上降低了基層黨組織和政府對群眾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向心力。因此,我們要總結經(jīng)驗,充分認識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維護群眾利益、化解社會矛盾,做好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樹立黨員和領導干部新形象。
(2)牢記宗旨,正確把握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新情況和新任務。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群眾的各種訴求越來越高,群眾工作面臨新情況、新任務。在民生上,群眾希望解決好就業(yè)、教育、醫(yī)療、住房等各種民生熱點問題。在民意上,人民群眾的思想觀念發(fā)生了很大變化,自主意識、參與意識、監(jiān)督意識明顯增強,政治訴求在群眾訴求中所占比例越來越高。在民情上,廣大人民群眾不僅希望干部能解決現(xiàn)實利益問題,也希望自己的感情、情緒能夠得到尊重、理解和溝通。另一方面,從黨和政府的角度來看,我黨面臨的執(zhí)政能力風險加大,當前,一些干部做群眾工作的手段落后、形式單一,老辦法不行、新辦法不會,老措施不管用、新手段不會用,存在“粗、淺、哄、卡、壓”等現(xiàn)象,不能適應群眾思想多元化、宣傳手段多樣化的需要,群眾工作缺乏靈活性、針對性、有效性;有的不敢與群眾正面接觸,對群眾能躲就躲、能避就避、能拖就拖;有的在處理群體性突發(fā)事件中,缺乏洞察民意的敏銳性和處置事件的果斷性、科學性;有的干部“新官不理舊帳”,對前任有關的遺留問題不理不睬,造成一些群眾內部矛盾日積月累,越來越嚴重。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挫傷了群眾的積極性,傷害了群眾對黨和政府的感情,有時還會激化干群矛盾,影響社會穩(wěn)定。習近平總書記在蘭考縣考察時強調:“教育實踐活動要見物見人,既圍繞結局群眾實際問題制定方案、采取措施,又圍繞圍繞提高黨員、干部素質和能力制定方案、采取措施。”面對新情況、新任務,我們要牢記宗旨意識,按照總書記要求,從解決作風問題和群眾問題兩方面來落實好教育實踐活動。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