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首要的任務是在全國范圍內(nèi)開展好宣傳教育。宣傳教育的對象,當然是全體人民;但是,怎樣開展教育,誰來開展教育,卻是我們應當清醒認識、準確把握的兩個問題。
怎樣開展教育?一個很重要的手段就是學會做“看不見的宣傳”。“看不見的宣傳”,是宣傳工作新境界,更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必須掌握的有效方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講好故事、事半功倍。”板起臉來教訓人,當然不如娓娓動聽的故事入腦入心?!兜赖陆?jīng)》云:“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離。”“行不言之教”,就是在做“看不見的宣傳”,使萬物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皆遵照一定之規(guī)而行事,不至有失偏頗。清代黃元吉注釋說:“(圣人)其行教也,則以不言為宗,而自寓過化存神之妙。”這豈不正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所要追求的效果?美國心理戰(zhàn)專家理查德•克羅斯曼(Richard Crossman)說得很清楚,最好的宣傳應該能“讓被宣傳的對象沿著你所希望的方向行進,而他們卻認為是自己在選擇方向”。這正是黃氏所說:“不見(現(xiàn))而章(彰),不動而變,無為而成,在己不知有治之道,在人觀感薰陶,亦不覺其自化而不知其所之。”可見古今中外,一個道理。
誰來開展教育?封建時代“以吏為師”,現(xiàn)在我們當然不能這么做。毛主席說過,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學生。人民群眾是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化建設(shè)事業(yè)的主體,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的主體。只有認識到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請他們現(xiàn)身說法,吸引他們參與其中、體驗其中、享受其中,才能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人格化、具象化?!兜赖陆?jīng)》有云:“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所謂“仁”,原意是果仁、種子,引申為生命的意思,故清代黃宗羲說:“生生之謂仁。”“圣人”必須有仁心,看到并發(fā)揮好百姓的生命價值(也就是主觀能動性),而不是將其看做毫無生氣的“芻草做成的狗”。歷史上看,我們黨始終認識到廣大人民群眾的主觀能動性,放手發(fā)動群眾,取得了革命、建設(shè)、改革各個階段的成功。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教育,更要繼承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走好群眾路線,實現(xiàn)群眾自我宣傳、自我教育、自我提升。
無論是“看不見的宣傳”,還是發(fā)動群眾自我教育,目的都是為了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加貼近生活、貼近群眾,成為“人心固有之良、日用常行之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要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影響“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無時不有”。實現(xiàn)這一目標,宣傳教育工作任重道遠。我們要繼續(xù)解放思想、創(chuàng)新載體,在找準共鳴點上下功夫,在突出感染力上下功夫,努力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人們的生產(chǎn)生活和精神世界,努力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lǐng)社會思潮、凝聚社會共識。
(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宣講家網(wǎng)站71.cn,違者必究。)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